时间:2018-03-22 10:12
早在汉代时,我国先民就已经注意到金属铁可置换铜的现象。例如西汉古籍《淮南万毕术》上就有“曾青(碳酸铜类的矿物)得铁,则〔铁〕化为铜”的记载。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有“石胆能化铁为铜”的话。东晋炼丹家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中讲得更明确:“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而皆外变而内不化也。”不过那时多数人对这种现象没有确切的了解,误以为是铁接触到曾青、石胆就转化为铜了。及至唐代,有些从事炼金术活动的方士就利用这个化学变化把石胆水和水银放在大铁锅中加热熬炼,被置换出的铜便与水银形成汞齐。然后,他们把那些很像砂粒的铜汞齐加热,蒸出水银,便得到了红铜粉。他们美其名叫“红银”,很自以为得意,认为真的实现了使铁向铜的嬗变。唐代后期方士金陵子所撰的《龙虎还丹诀》就记载了这项“绝技”。
崇宁通宝价格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瘦金体 220万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抽示 260万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阔示 300万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折十书体 410万
崇宁通宝楷书折二私铸 160万
崇宁通宝楷书小平普品 80万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短尾异“崇” 180万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错范重文 200万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隔轮 240万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广穿 180万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背四决 280万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合背 400万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铁范铜 480万
崇宁通宝楷书折三铁母 560万
崇宁通宝楷书折五大字 63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