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司专业从事碳纤维布等加固材料生产和销售,承接房屋裂缝补强加固、楼板裂缝加固、梁柱碳纤维加固等有专业生产加固资质承接项目工程的施工工作及技术咨询。
特种加固作业,我司有特种加固资质全国各地均可施工,购买我司产品可免费提供加固资质。(全国最低价格,厂家直销,价格实惠!欢迎来电咨询!)我司专业从事各种高性能碳纤维加固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并具有特种专业加固资质。碳纤维加固包括碳纤维布加固和碳纤维板加固两种。用于结构构件的抗拉、抗剪和抗震加固,该材料与公司生产的配套碳纤维浸润胶共同使用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可构成完整的、性能卓越的碳纤维单向片材增强体系
碳纤维加固特点
1.材料轻质高强
碳纤维片的抗拉强度比同截面钢材高 7~10 倍,将它用环氧树脂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粘贴后,能可靠地与构件形成一体,共同工作,具有优异的补强效果,而结构自重的增加几乎可以忽略。
2.抗腐蚀
能有效地防护构件的混凝土和钢筋免受酸,碱,盐,水等介质的腐蚀。
3.耐老化
遵义碳纤维布加固公司碳纤维片与环氧树脂胶结材料本身及经其补强的混凝土构件可以长期承受紫外线,核辐射。长期在 – 54~82℃温度下使用,强度不会降低。经加速暴露老化试验验证可历时 40 年性能不变。 且在表面涂装后,耐久性将更加突出。
4.高温性能
碳纤维本身具有非常高的耐热性,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混凝土粘贴后的耐热性由 环氧树脂决定。 因为环氧树脂在接近 80℃时发生软化, 所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耐热温度为 80℃的强度保持率为 80%, 从设计强度的安全率考虑, 80℃应视作使用的上限温度。 另外, 当温度达到 260℃并持续该温度两小时后降至室温,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不发生任何变化。
5.保持结构原状,外形美观
碳纤维片便于随构件原形裁剪,贴附。修复补强不增加构件高宽尺寸及体积,且表面可以涂刷,粘贴饰面材料,防火材料。
6.施工简便,快捷
传统加固补强施工工艺如粘钢,外包混凝土方法必须进行大量混凝土剔凿,钢 筋绑扎,焊接,浇筑混凝土以及大型机械设备吊装等作业,而碳纤维片加固补强施工却不需要。因此它对施工空间要求很低,便于在狭窄空间作业,施工快捷,对生产,使用的干扰很小。
碳纤维材料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补的研究始于80年代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的这项技术起步很晚,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现有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当时设计荷载标准低造成历史遗留问题,一些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难以满足当前规范使用的需求,亟需进行维修、加固。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很多,如:加大截面法、外包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碳纤维加固修补结构技术是继加大混凝土截面、粘钢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
碳纤维布简介:
遵义碳纤维布加固公司碳纤维布选用优质的日本进口东丽、三凌、土耳其、台丽等碳纤维丝编造出0.111MM(200G)和0.167MM(300G)单向碳纤维布.宽度有100MM、150MM、200MM、250MM、300MM、500MM等6种适合各种工程需要.与我司生产的碳纤维配套胶水使用.可构成性能卓越的碳纤维布片材增强体系。产品性能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
碳纤维布供应,品质保证,货到付款!优质碳纤维布全国各省市县供应,我司碳纤维加固有资质,质量保证,100%过检,我司是一家专业碳纤维加固施工及碳纤维布加固材料生产厂家。专业从事各种高性能碳纤维加固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并具有特种专业加固资质。
产品主要包括碳纤维布、碳纤维板、芳纶纤维布、碳纤维配套树脂及结构胶较等系列材料。公司自主研发经营的建筑结构加固系列产品,经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检验证明,产品品质及性能完全符合国家及行业质量标准。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学校加固改造、路桥、隧道、水利、海岸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加固改造工程中。
碳纤维布优点
1、重量轻,易施工。基本不增加构件自重,不改变构件截面尺寸。2、高抗拉强度,高弹性,可得到与使用钢板补强相同效果。 3、抗酸碱腐蚀、持久性高,在任何恶劣环境下皆可使用。与结构胶配合使用,能阻止有害介质浸渗,对内部结构起保护作用; 4、厚度小,便于交叉重叠。可弯曲缠绕成型,对各类曲面、异型构件加固优势更为显着。5、柔软性好,可自由裁切,适用于梁、柱、板、管道及墙体等各种形状构件,可与钢筋混凝土表面紧密粘接,施工质量易于保证。不需大型施工机具,可搭接粘结任意延长,无明火作业。 6、配套环氧树脂胶的渗透性优越,施工便捷且工期较短。 7、环保无公害,居住中仍可施工。8、贮存时间长,可操作期限长。
碳纤维布适用范围:
碳纤维布与碳纤维浸渍胶配套使用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适用于混凝土受弯、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及受拉构件的加固、木质结构的加固,可有效提高构件的承载力、抗震性能和耐久性。是处理下列工程问题的优秀备选方案:
1、建筑物使用荷载增加;
2、工程使用功能改变;
3、材料老化;
4、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值;
5、结构裂缝处理
6、恶劣环境服役构件修缮、防护。
7、其他用途:体育用品、工业产品等众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