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北周布泉收购哪里买家多

时间:2017-08-03 15:34

  北周布泉“男钱”的说法,还另有记载。如《续广博物志》也有“梁武帝铸丰货钱……谓之男钱,云妇人佩之生男也”之说。在两晋十六国时期,“男钱”颇为流行。东晋元帝司马睿[注:东晋的开国皇帝。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懿曾孙﹐司马觐之子。在位六年。十五岁嗣琅邪王位。

  八王之乱后期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越以其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建武三年(公元319年)有个叫石勒的人,于襄国(今河北省邢台)称王,建立“后赵”。石勒是个穷苦人出身,他自称赵王后,希望给广大的老百姓以富裕,便铸造并颁行了新货币,名曰“丰货”钱。相传得“丰货”者富,故又称“富钱”;又说“丰货”为“男钱”,得者生男儿。

  现今北周布泉成交价是多少,北周布泉好坏分辨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急剧变革的王朝,300余年间更迭的王朝共有30余个,每个的经济政策不尽相同,在形式上就表现为不同货币种类的发行与流通。而在这其中引人注目的当为北周王朝发行的“布泉”、“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三种货币,它们合称“北周三泉”,在中国钱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北周三泉”之“布泉”和“五行大布”都是由北周第三位皇帝——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在位时发行的。宇文邕是北周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他在位期间,灭掉了对峙多年的北齐,统一了北方,为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保定元年(561年),刚刚登基为帝的宇文邕便下令铸造“布泉”,与当时流通的永安五铢钱同时使用,一枚布泉当五枚五铢钱。这里的五铢钱是指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所发行的小五铢。北周“布泉”的发行,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永安五铢”在北朝市场上的主流地位,进一步肃清了北魏的残留影响力,从百姓不可或缺的货币入手,使北周这一新王朝的形象深植于民众心中,开启了属于北周的新时代。

  北周布泉_本公司近期估价:

  北朝北周“永通国”“五行------估价:RMB3,760,000---估价日期:2017-03-16

  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估价:RMB2,420,000---估价日期:2016-02-22

  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估价:RMB2,650,000---估价日期:2017-03-27

  北周布泉_近几年成交记录:

  北朝北周“永通国”“五行------成交价:RMB3,980,000---成交日期:2017-04-09

  北朝北周“永通国”“五行------成交价:RMB2,960,000---成交日期:2016-05-23

  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成交价:RMB1,790,000---成交日期:2017-03-22

  北朝北周“永通国”“五行------成交价:RMB1,780,000---成交日期:2016-01-14

  北周“永通国”、“布泉”------成交价:RMB3,990,000---成交日期:2016-06-10

  专业交易北周布泉公司有吗,北周布泉评估

  然而遗憾的是,造型、技艺都令人耳目一新的北周布泉并没有在北周货币流通市场上一枝独秀。13年后,即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年),朝廷又发行了新的货币“五行大布”,以一当十,即一枚五行大布合十枚布泉,两者并行。五行大布与布泉一样,钱文所用书法同为玉箸篆,文字间隔均准,工整匀称,与布泉相比,书法水平似又高出不少。

  五行大布的命运却并没有如它的寓意“五行相生相克,繁衍不息”一般,仅一年后,因“边境之上,人多盗铸”而禁止五行大布出入关隘,布泉也只许进不许出。此段时间正值北周厉兵秣马、整顿军备,欲与北齐决一死战的关键时刻,盗铸之风的盛行给本就因备战而吃紧的北周财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而只得由朝廷明令禁止。

  上海宣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供藏品估价、拍卖、私下交易、出售

  专业品鉴+透明交易+真实价格+给客户提供高额收益

  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值得信赖的,可以放心交易的企业,什么样的合作方式适合民间藏家?拍卖听起来遥遥无期,且有流拍风险,私下交易是否可行?

  由于民间藏品的来源复杂性,保存环境多样性,以及民间售假本领与时具进,许多鉴定老师是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结论的。而这种对藏品的不确定性就决定了很难去私下文物古董,特别是高价位的,有名气的藏品。

  上海宣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多家电视台,收藏类杂志合作,扶持当代艺术工作者,传播艺术能量。除了钱币杂项专场拍卖以外,瓷器,玉器,书画拍卖也在日趋成熟。2016年,共举行16场大型拍卖会,成交藏品8231件,高价格3.24亿元,平均成交率67.3%占据全拍卖行业成交总量的三分之一。

  三大服务,三项专向运作,推荐藏品,为古董文物成交提供专业操作

  委托征集单位:上海宣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