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青铜镜鉴定 能上拍卖吗

名称:西汉青铜镜鉴定 能上拍卖吗

供应商: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件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铜川路185号家具风尚中心5楼

手机:15900511048

联系人:李成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83600742

更新时间:2021-05-27

发布者IP:112.112.93.18

详细说明

  铜镜的检测分析鉴定

  由于笔者以往曾多次接触过馆藏的汉代青铜镜,在初次上手这面“汉镜”时,从上手的重量、包浆情况、以及纹饰风格、铸造工艺等方面看,第一印象是上手沉,锈色和纹饰风格与所见汉代铜镜极为相似,只是纹饰的总体感觉上,有一层“蒙”的感觉。再看断面,如此沉的物品居然看不到一点铜胎,心头不仅掠过一丝阴影。对纹饰进行较为仔细查看,发现四神中的朱雀构图杂乱,篆体文字“富贵大乐”过于印刷化,“大”字与馆藏汉代铜镜中的“大”字书写差别比较大,更何况在这里一般采用的应该是“永”字。再则,汉镜制作严谨,“榜题”在汉代石刻、壁画等上面较为常见,一般在青铜镜上出现“榜题”较少,而此镜在青龙纹饰上标注的“辟邪”二字榜题,臆造成分较浓,轻轻敲击,声音发出“噗噗”的厚塑料声,没有金属锈蚀厚度那种感觉,种种疑问难以释怀,难道这面铜镜有问题?为了彻底搞清楚这面汉代青铜四神镜的真面目,对其掉下的锈渣进行了科学技术检测分析。

  检测主要采用了三种方式进行。首先,采用了超景深显微系统查看其微观形貌,以判断其在显微下的铸造工艺和锈蚀情况,(见图3、图4)选择100~300倍的倍率,通过超景深合成图像,可看到其外观表面色泽与其他锈蚀物没有多大差异,断面镜缘部位可看见明显的铁锈。

  图3 显微下的铸造工艺和锈蚀情况a

  图4 显微下的铸造工艺和锈蚀情况b

  其次,采用扫描电镜进行定性分析,从锈渣中挑选一粒表面为“黑漆古”的“漆皮”和一粒“铜胎渣”,制样以后,通过扫描电镜仪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见图5—图9):

  图5 “漆皮”电镜图谱

  图6 “漆皮”电子图像

  图7 “漆皮”元素含量百分比表

  图8 铜渣电镜图谱

  图9 铜渣元素含量百分比表

  从扫描电镜的检测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该青铜铜镜表面所谓“黑漆古”的样品主要元素成分为有机化合物,至少达98%以上,而所谓的铜胎样品,其有机化合物也占到了60%以上。在另一组的检测中,还发现有镁元素,含量最高的能达到10%左右。

  至此,基本可以判断该铜镜为赝品。为进一步判断这些有机化合物到底为何物,最后,我们又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的结果如下(见图10):

  图10 铜锈渣红外光谱图

  从上面的红外光谱图中,在1740cm-1和1018cm-1附近出现吸收峰,并且在1200~1000cm-1区域出现最强谱带。与502胶红外光谱图比较可以看出,两者的峰形基本一致,1740cm-1附近酯的C=O伸缩振动特征峰,初步可以判断,该样品中可能存在与502胶类似的高分子化合物。

  通过上述三种方式的科学检测,毫无疑问,这面所谓的汉代四神青铜镜应为现代仿造的赝品。在修复中,曾有一个小插曲,在检测仪器分析结果还没有出来前,笔者对余下的锈渣进行了试验,方法是将锈渣碾成粉,碾压过程中感觉没用多大的力就碾碎了,与以往难以碾压的铜锈渣相比,判若两回事。用手术刀挑一点放在酒精灯上用火苗烘烤,没想到,粉状的“铜锈渣”居然自个燃烧了起来。(见图11)这再一次证明这面所谓的汉代青铜四神镜其实就是一件现代仿制的赝品。

  图11 粉状的“铜锈渣”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