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06 07:48
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SiO2,即石英,砂的主要成分)。而纯硅土熔点为摄氏2000度,因此制造玻璃时一般会加入碳酸钠(Na2CO3,即苏打)与碳酸钾(Potash,K2CO3,钾碱),这样硅土熔点将降至摄氏1000度左右。但是碳酸钠会使玻璃溶于水中,因此通常还要加入适量的氧化钙(CaO)使玻璃不溶于水。对可见光透明是玻璃最大的特点,一般的玻璃因为制造时加进了碳酸钠,所以对波长短于400nm的紫外线并不透明。如果要让紫外线穿透,玻璃必须以纯正的二氧化硅制造,这种玻璃成本较高,一般被称为石英玻璃。纯玻璃对红外线亦是透明的,可以造成数公里长,作通讯用途的玻璃纤维。常见的玻璃通常亦会加入其他成份。 例如看起来十分闪烁曜眼的水晶玻璃(Lead glass,又称铅玻璃)是在玻璃内加入铅,令玻璃的折射系数增加,产生更为眩目的折射。 至于派热克斯玻璃(Pyrex),则是加入了硼,以改变玻璃的热及电性质。 加入钡亦可增加折射指数。 制造光学镜头的玻璃则是加入钍的氧化物来大幅增加折射指数。 倘若要玻璃吸收红外线则可以加入铁,放映机内便有这种隔热的玻璃。 玻璃加入铈则会吸收紫外线。在玻璃中加入各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亦可以改变玻璃的颜色。 例如 少量锰可以改变玻璃内因铁造成的淡绿色,多一点锰则可以造成淡紫色的玻璃。硒亦有类似的效果。 少量钴可以造成蓝色的玻璃。锡的氧化物及砷氧化物可造成不透明的白色玻璃,这种玻璃好像是白色的陶瓷。 铜的氧化物会造成青绿色的玻璃。以金属铜则会造成深红色、不透明的玻璃,看起来好像是红宝石。 镍可以造成蓝色、深紫色、甚至是黑色的玻璃。 钛则可以造成棕黄色。微量的金(约0.001%)造成的玻璃是非常鲜明,像是红宝石的颜色。 铀(0.1%至2%)造成的玻璃是萤火黄或绿色。 银化合物可以造成橙色至黄色的玻璃。改变玻璃的温度亦会改变这些化合物造成的颜色,但当中的化学原理相当复杂,至今仍然未被完全明解。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 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 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 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中国玻璃在“十二五”期间的重点目标是: 以节能减排为抓手, 调整产业结构;以大企业为主导, 加快资源整合力度。希望中国玻璃工业在未来十年内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一、依其是否可以硬化,胶泥可分为硬化(固化)型胶泥和非硬化型胶泥两大类:1、硬化型胶泥在一定条件下或一定时间后会硬化(固化)变为与原有胶泥不同状态的固体,或变为刚性硬质的固体,或变为橡胶状弹性软质的固体。2、硬化型胶泥可以在很长的时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内保持使用前的原有状态。胶泥又可分为有机胶泥和无机胶泥两大类:二、依其化学构成,胶泥可分为有机胶泥和无机胶泥两大类:正在加载1、常见有机胶泥的主要特点是固化后的可以被裂解或燃烧碳化,耐温一般不能超过四五百摄氏度。有机胶泥可以有刚性硬质的,也可以有软质弹性的。常见有机胶泥有 聚酯树脂、 氨基树脂、 酚醛树脂、 环氧树脂、 呋喃树脂、有机硅胶泥等。2、常见无机胶泥的主要特点是硬化后不能被碳化,不能被燃烧。耐温可以达到摄氏500-2000度以上,无机胶泥硬化后几乎都是刚性硬质的。常见的无机胶泥包括 硅酸盐胶泥、硫黄胶泥粘土胶泥等。三、依其功能而异,胶泥可分为导热胶泥、导电胶泥、绝缘胶泥、隔热胶泥、修补胶泥、填缝胶泥、粘合固定用胶泥、减震胶泥、消音胶泥等。一般胶泥生产厂家可以根据需要配制具备不同功能的胶泥。
玻璃鳞片防腐基本原理:
玻璃鳞片涂料中的玻璃鳞片平行地重叠分列,对腐化介质的渗透排泄形成层层屏蔽,可以延伸介质渗透排泄到基材的路径,制止腐化介质直接穿透防腐层,漆膜具有抗渗透排泄性,耐水性及耐酸,碱,盐及各种化学介质的腐化,附着力强,坚固耐磨,机器强度高,防腐限期长,有精良的抗震和抗裂性能。涂料固体含量高,可以厚涂形成防腐涂层。
高温玻璃鳞片防腐胶泥衬里材料是由分散不连续的玻璃鳞片,粘稠树脂及相关功能性填料经专用设备混合而成的胶泥状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烟气系统的吸收塔,净烟烟道;烟气系统的原烟烟道,垃圾焚烧烟道及温度较高,具有氧化性的各种化工介质中;电解槽,各种化工设备,水处理系统,石油储槽,海洋工程,建筑物,地坪;等介质。如储槽,水处理系统,尿素造粒塔,混凝土工业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