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高性价比不锈钢拉弯厂家
拉弯工艺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特点
拉弯是一种结合拉伸与弯曲的金属成型工艺,通过施加轴向拉力和弯矩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该工艺能有效消除回弹,精度可达±0.5mm/m,特别适合制造飞机桁架、高铁窗框等高精度构件。关键参数包括拉伸力(通常为材料屈服强度的30-80%)、弯曲半径(最小为2倍壁厚)和变形速度(铝材推荐0.5-2mm/s)。与纯弯曲相比,拉弯可使回弹角减少70%以上,且能避免截面畸变。现代数控拉弯机配备力位混合控制系统,可实时调节拉伸力与进给速度的匹配关系,实现复杂三维曲线的成型。
在JGJ10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中对玻璃幕墙铝合金横梁、立杆壁厚的有如下要求1、合理规定横梁截面小厚度的要求。截面主要受力部分的小厚度由三个条件决定:板件的宽厚比b / t;铝型材采用螺纹直接力连接时的部厚度不小于螺钉直径;铝型材跨度不大于1.2m时,小2mm;跨度大于1.2m时,小2.5mm。钢型材小壁厚2.5mm。截面中不符合上述规定的部分,在截面设计时不予考虑。提示横梁应进行受弯和受剪设计。当横梁采用开口截面时,还应考虑薄壁杆件约束扭转的影响,必要时应进行抗扭计算。1、立柱截面小厚度的控制原则与横梁类似。板件宽厚比和铝型材螺纹连接部厚度要求与横梁相同。有差别的是规定铝型材截面开口部分小壁厚为3mm,箱形部分小壁厚为2.5mm。截面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部分,进行截面设计时不予考虑。
当然,选用不同品牌的阳光房型材,型材的宽度和厚度不同,在处理的时候也有些差异.方寸间阳光房型材是无需切角,是目前市场上制作简单的阳光房材料,顶面拉弯材料有横梁.侧梁和主侧梁,弧度半径一般为1400MM,弧高为600MM。按照以上细节所做拉弯的铝合金阳光房型材,既能满足质量方面要求,也能满足美观要求,铝合金阳光房型材方面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思索如何加工简便,如何提高质量以及如何满足客户要求。时时刻刻创造出的铝合金阳光房型材。拉弯作为一种重要的弯曲成形技术,具有回弹小,质量好的优势,易于成形大型复杂结构件。基于夹钳运动轨迹控制的拉弯成形是一种的数值模拟方法,具有设计周期短、成形精度高、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迎合了化市场率、低成本的要求。本文根据P-M-P型材拉弯模式,设计了不同类型拉弯件成形过程中夹钳的运动轨迹,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分别对二维拉弯和三维拉弯进行模拟研究,并分析不同的成形参数对两种拉弯件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具体内容如下: (1)建立型材拉弯有限元模型,根据推导的夹钳轨迹设置边界条件,进行单向拉伸,建立6005-T4材料模型,采用显式算法,同时利用有限元模拟明了采用双精度计算方法能够避免刚性夹钳变形问题。 (2)根据P-M-P型材拉弯模式,设计开发四种不同类型拉弯件夹钳运动轨迹,包括定曲率拉弯件成形轨迹、分段曲率拉弯件成形轨迹、连续变曲率拉弯件成形轨迹、空间曲率拉弯件成形轨迹计算。同时,为避免型材底面逆向变形,减小回弹,引入包覆拉伸量,设计型材拉弯轨迹改进算法。 (3)针对二维分段式曲率拉弯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预拉伸量、包覆拉伸量、过渡区长度、拉弯速度等工艺参数对截面畸变、回弹等成形缺陷的影响规律。并分析补拉伸量、填充压强、空腔实体填充方法对成形缺陷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增大预拉伸量、包覆拉伸量、补拉伸量能够减小回弹;型材内部填充实体能够大大减小各表面截面畸变。对二维分段式曲率拉弯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 (4)研究三维空间型材拉弯中,预拉伸量、包覆拉伸量、过渡区长度、补拉伸量等工艺参数及空腔实体填充方法对截面畸变、回弹等成形缺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型材回弹量随预拉伸量、包覆拉伸量、补拉伸量增大而减小;增大过渡区长度、减小包覆拉伸量,能够减小截面畸变;空腔型材内部填充聚酯能够有效地抑制型材的截面畸变。
温江高性价比不锈钢拉弯厂家
铝合金型材由于其高比强度、轻质和优良的成形性,越来越多地用作高速列车组的车体制造。在实际生产中,有效控制铝合金型材弯曲回弹并实现成形,依然是材料加工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别通过解析计算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轨道列车开口结构型材弯曲成形中的回弹现象进行了研究,使用解析计算方法对型材弯曲回弹进行了预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弯曲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对于复杂曲率型材的成形,设计了拉压复合成形工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选择常用的6005A铝合金型材,进行了拉伸测试,获得了材料力学性能参数;选择3种典型型材零件,分别建立了拉弯成形、压弯成形和拉压复合弯曲成形的有限元模型。(2)对型材的弯曲加载过程和卸载回弹过程进行了受力分析,推导了型材弯曲加载后、卸载后和反向弹性加载后的应变表达式,建立了型材平面弯曲回弹的几何约束方程,并推导出型材拉弯和压弯成形回弹半径计算公式。将推导的回弹计算公式分别应用到三种型材弯曲成形的回弹计算中,并将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析。结果表明在拉弯和压弯小曲率变形时,回弹解析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误差较小,其小误差范围分别为1.15%~2.26%和1.44%~1.83%。(3)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铝合金型材拉弯成形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型材回弹量随预拉伸量、补拉伸量、包覆拉伸量和弯曲贴模角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型材成形后的截面畸变基本上随预拉伸量、补拉伸量和包覆拉伸量的增加而增加。将几种不同包覆拉伸量下型材回弹的模拟结果与解析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包覆拉伸量从0%增加到5%时,解析计算预测的回弹后半径值与数值模拟的相对偏差从1.83%降低到了1.01%。对铝合金型材压弯成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弯曲半径、摩擦系数和弯曲中心角等工艺参数对型材压弯成形回弹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型材的同一位置上,弯曲半径和摩擦系数越大回弹越大,弯曲中心角越大回弹越小。(4)针对复杂曲率型材零件,提出了拉压复合成形方法。对先拉弯再分段压弯、压弯后补拉伸和拉弯-压弯同时加载的三种拉压复合成形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型材拉压复合成形的规律,以及不同加载方式对回弹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成形部大曲率型材时,采用先拉弯再分段压弯的成形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拉弯加载下型材曲率过渡位置成形精度低的问题;采用压弯后补拉伸的成形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压弯成形中回弹导致的成形误差。在成形收边-放边组合弯曲型材时,三种拉压复合成形方案中,先拉弯再分段压弯的回弹小,大回弹误差仅为1.4mm;拉弯-压弯同时加载的大回弹误差为2.8mm;采用压弯后补拉伸的成形方案同样可以降低压弯成形下的回弹,但整体成形精度并不高,大成形误差为9.1mm。
关于材料每支弯曲有效弧长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不应超过弧度角180度。5、关于材料硬度状态的要求:当型材弯曲的伸长率满足变形量要求时应选择T5状态(ð≤10%),铝型材的国家标准为ð≥ 8 %;
ð = t / R内×100% = (R外-R内) ÷R内×100%
否则应选择To~T4状态。当然型材生产厂一般不愿意给客户生产T1~T4状态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