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江苏嘉德四季征集部网站
物画的始初
中国人物画的始初,是在一个并不具有独立的绘画题材意义上展开的。那些散见于原始时代绘制于彩陶上的纹饰和雕刻于崖壁上的岩画,严格来说还不是绘画,更不是后世所表述的人物画,而是表现人物的一件美术作品。美术史的著述一般都把那件手拉手的彩陶纹饰作为中国最早的人物画,确实它表现了人的活动,也反映了美术作品中对人的关注。原始的岩画,基本上都以表现人的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主,也有一些表现人的生产生活,如西藏阿里的岩画。
经历了汉代之后,山水画开始成形,它反映了社会对艺术审美的关注,因此人物画也伴随着社会风尚而进入历史的转型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开始讲究绘画的技法,脱离了前期的稚拙风格,出现了许多为后世称道的大师。
江苏嘉德四季征集部网站
西藏 十三世纪 愤怒相金刚手巨型铜像香港邦瀚斯『诚虔韵映 含乌尔里希?冯?施罗德珍藏专场』专场 Lot 108 高:104.1 cm 估价:22,000,000 - 28,000,000 港币 成交价:49,260,000 港币 来源: 乌尔里希·冯·施罗德珍藏 于1995年购于伦敦 清雍正 青花喜上眉梢抱月瓶 六字篆书款 高:37cm估价:40,000,000 - 60,000,000 港币 成交价:45,900,000 港币 来源:自1950年代起入藏伦敦私人收藏,此后一直于家族中流传 瓶小口,直颈,颈两边饰如意形耳,扁圆腹,椭圆形圈足。通体青花纹饰,颈绘竹叶纹,肩部及胫部分绘五出叶纹相对应,双耳各饰灵芝纹,瓶身一面画一对鹊鸲登梅树相互对唱,树底生矮竹几丛;另一面绘一对白头鸟栖息于杏花树上,一鸟回首仰望其同伴。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篆书款。青花发清丽幽婉,浓淡有致,画工生动细腻。
南宋末,出现了制作精巧的雕漆香合。雕漆原是漆工艺中的一种,剔红,剔黑,剔犀,皆为其属。器胎用调后的笼罩漆层层髹涂,累积得厚,再用刀在上面细雕花纹,漆为朱,便是剔红;漆为黑,则曰剔黑,若剔犀,则朱漆黑漆交错髹涂,累积为层,然后深雕花纹,露出朱黑相间的纹理。宋代雕漆后人称宋剔,尤为明人喜爱,其时却已经很是少见。龙泉窑是我国宋元明时期瓷窑之一。《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工部(十四)》“窑冶·陶器”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成化帝于天顺八年正月二十二发布的《即位诏》中令:“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差内官在彼烧造磁器,诏书到日,除已烧造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数停止。差委官员即便回京,违者罪之。”由此可知,在洪武至天顺年间,处州龙泉窑就和景德镇一样,承担了为宫廷烧造“定夺样制”的“供用器物”的任务,且至少天顺年间有“内官”监烧。此件广口,深腹,弧形壁,小圈足状。以划花为饰。外壁饰双层尖首莲瓣纹,瓣与瓣中间分立不相连。口沿处饰一圈卷草纹。内底刻划琵琶纹,内壁饰一圈缠枝菊纹。裹足满釉,釉较偏翠绿调,足内一环形无釉垫烧,器形端庄规整,釉青翠,碧绿似玉,釉质滋润,肥腴如脂,纹饰疏密有致,清晰流畅,工艺精湛,为龙泉大窑枫洞岩窑青瓷中的珍品。
总之,只有满足这三大基本条件的情况下,才会真正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因为一件好的藏品真的需要机遇才会遇到下一个有缘人,从而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结果:高价成交、低价成交、流拍。预祝各位藏友收藏之路一帆风顺。你的藏品会个有缘人在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