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 2018-06-21 16:13
有位网民在淘宝网上购买了几袋牛肉干和鱿鱼丝,然后意外地发现自己的新浪微博右下角的“热门商品推荐”栏中,不厌其烦地向自己推荐同类商品。于是,这位网民顺手写了一条抱怨的微博:“淘宝和新浪微博太讨厌了——没必要我前几天从淘宝网上买了一次牛肉干,你就天天在新浪微博页面上推荐牛肉干、鱿鱼丝之类的。我一次就吃腻了,至今还在反胃哩。你能追踪我的消费痕迹,却体会不了我的消费感受。淘宝和新浪微博,你们如果能区分我贪婪的口水和反胃的嗝之间的区别,那才真叫本事!”
这条微博在发布后的短短三、四天内,点击阅读率达到了70多万人次,转发和评论达上千条。参与这场讨论的,不仅有广大消费者,更多的是各大电商的营销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其实,这场讨论的关键,在于大数据营销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排除各种干扰、从而精准地把握顾客的需求?
诚然,“大数据”已经是最近深受公众和舆论追捧的热门词汇之一,但在实际运用中,无论是大电商、还是小电商,很大程度上玩的是概率,还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同时也说明,我们要真正做到精准营销,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对大数据的领悟与处理能力。
在此,我们暂且列举一下在微博中收集的、网友对于当前一些所谓“大数据营销”的反馈:
“今早我在淘宝搜农具,现在一打开网页,出来的全是镰刀、斧头的信息……”
“我在新浪微博上就回复了一个关于无花果的信息,于是微博的右侧就天天出现推荐无花果的商业讯息!”
“我一次在淘宝页面上误点了一个冰箱,现在满屏幕都是那个牌子的冰箱广告,无论打开哪个网页都是,真是郁闷……”
“一个多月前,我在淘宝上买了台电视,接下来的连续一个月,网页上都出现给我推荐电视的广告。如果我只是看看,还没有购买,淘宝上的商家再给我推荐的话,还可以理解,可是我都已经购买完了,这些广告还一直不断,难道让我再买一台不成?”
“前段时间,我在天猫上买了件亚麻衫,这些天上网时,到处都给我推荐亚麻衫,微博、优酷、腾讯到处都是。这还不算可恶,可恶的是,我点进去了,却发现没有一款能适合我穿的。”
在实际生活中,类似上面的营销尴尬局面还有很多,我们暂不一一列举。这些普遍存在的、不够精准的营销现象,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大小电商。这再次告诉我们,大数据营销中,精准营销的重要性。如果大数据营销不能够有效地提升精准性,那么,就可能降低用户的满意度体验。
对于商家而言,强行向顾客推荐商品,往往会导致顾客的厌烦情绪和后悔情绪。因此,大数据时代的营销推广,不仅要划分受众,还需要划分单体受众的心理层次。在上面的案例中,顾客在电商网站上产生购买行为后,电商网站在没有收集到顾客足够的行为数据时,就盲目推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误判了顾客的需求,从而未能做到向顾客进行精准推送信息。
如果电商网站希望更好地了解顾客的行为数据,可以适当地对顾客的纵向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比如说,电商网站可以将买过牛肉干的人在近期(如1年内)购买过的商品全部排列出来,找出共性较多的商品予以推荐。在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可以有这样几种方向:一,分析单一用户的购买频率,对用户的购买频率进行调整,在预期的下一次购买时段内推荐;二,结合购买力及品牌偏好,做关联产品展示;三,推荐给有相同爱好的购买者,增加产品销售的机会。
通过上述方法,电商网站在收集到了顾客足够的行为数据后,有助于减少给顾客进行的盲目推荐,并规避以往“根据关键词投放广告”的弊端。然而,鉴于消费者行为的表现是多元化的、动态的、可延续的,所以从“根据关键词投放广告”提升到“根据人的行为投放广告”,也是我们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当然,大数据营销在精准性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营销的相关性。这是因为,大数据技术有一个重要的运用,便是关于某种趋势的预测。比如说,在对顾客以往行为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是否可以做出一种判断,即顾客还可能对另一些商品存在需求的渴望?
实际上,这也正是在上述案例中,顾客购买了几袋牛肉干和鱿鱼丝后,引发的网友关于大数据营销的讨论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顾客来说,最理想的网购和推荐是什么样呢?一些顾客在网上纷纷表达了这样的意见:
“买牛肉干,推荐牙签,或者山楂片,有助于消化。”
“买了一件泳衣,你可以推荐防晒霜;买了一个冰箱,你可以推荐保鲜盒;买了一双皮鞋,你可以荐皮鞋油……”
“我在去哪儿网上浏览了内蒙古的景点,你就可以推荐当地的牛肉干等特产。”
其实,顾客的上述建议,已经表达出了一种相关性推荐的含义。关于这点,同“啤酒与尿布”的推销理论有些相似,当然,我们会在后面对“啤酒与尿布”的推销理论进行深入阐述,这里暂且不展开讨论。
我们通过顾客对于大数据营销中精准性和相关性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理清了大数据营销的一些方向。此外,我们不妨再有一个思路,那就是,我们绕开给顾客“推荐什么”的思路,转向考虑给顾客“不推荐什么”的思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厌烦性推荐,从而避免顾客的反感。
举例来说,一位男性顾客在网上购买了服装、化妆品之类的女性消费品,那么,我们的大数据平台是否能够根据顾客的消费痕迹和数据,判断出顾客的消费能力,消费类型(如是奢侈型还是勤俭持家型),根据这些判断,在这位顾客的网页上调整商品的推荐频率、甚至对有些商品进行屏蔽,从而避免此类消息可能刺激他异性朋友的奢侈浪费性购物,并使这位顾客陷入尴尬局面?其实,这些人性化的营销关怀,也是我们在运用大数据营销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大数据营销的精准性是基本方向,相关性与预测性则在不同程度上巩固了精准性。大数据营销方兴未艾,很多有益的营销方向和策略均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对大数据有足够的关注度,就一定能够持续提升大数据营销的质量,提升顾客的满意度。
大数据下的营销策略
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能让我们感受宇宙、显微镜能让我们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不在纠结于小数据时代挑选样本去推导因果关系,而是在接受“样本即总体”和事物之间普遍的相关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化运营的大环境中,企业的营销策略也在发生一系列重大的转变。
大数据时代的核心是预测。基于大数据的预测,有助于减少我们在制定营销策略时的盲目性。另外,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于人类测量、记录和分析世界的渴望。当前,信息技术变革随处可见,就以往来看,信息技术变革的重点在于“技术”,而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对获取便利的数据所具备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大,从而使得信息技术变革中“信息”的重要性突显,也让信息影响到了我们经济的方方面面,包括企业的营销策略。
举例来说,早在2009年,Google就尝试通过分析5000万条美国用户最频繁检索的词汇,然后将用户的这些搜索行为与美国疾病中心在2003年到2008年间季节性流感传播时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并建立了一个特定的数学模型。最终,Google成功预测了2009年冬季流感的传播,甚至能够具体到特定的地区和州。基于这种大数据预测,既有助于人们提前预防流感,也便于为企业的营销方向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使企业能够进一步针对顾客的具体需求来开展服务。
相比较而言,在大数据时代以前,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所收集和依赖的信息,主要是从收集消费者信息、购买记录等小量精准数据来推导相应的因果关系,进而制定营销策略;通常情况下,企业从获取小量样本到数据分析,再到制定营销策略,在时间上会有延迟。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可谓瞬息万变,过去制定营销策略的模式已经无法实现企业所期望的营销效果。通过大数据分析营销活动的现状和预测未来,则越来越准确,因此,企业也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大数据技术制定营销策略。
过去在制定营销策略时,由于样本量有限,企业比较重视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因此,企业的营销策略比较关注一种“为什么”的因果关系。然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量过于庞大,数据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可以获悉事物之间的相关性,但对海量数据的因果关系,相对而言,就变得不再那么迫切,关键要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在于答案“是什么”。举例来说,亚马逊的推荐系统梳理出了很多有趣的相关关系,但不知道背后的原因,说明“知道是什么就够了,没有必要知道为什么”。在以前的小数据世界里,知道相关关系是有用的,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相关关系则大放异彩。通过相关关系,我们可以比以前更容易、更便捷、更清楚地分析事物。大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法更准确、更快、而且不易受偏见的影响。通过探求“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相关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商业,从而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可见,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不必非得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关键是要让数据自己发声,让数据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当前,由于大数据的广泛运用,很多人时刻暴露在大数据这“第三只眼”之下,比如推荐系统监视着我们的购物习惯,搜索引擎监视着我们的页面浏览习惯,而微博、微信似乎什么对我们的一切都知道,包括我们的社交关系网。
其实,大数据与我们的时刻同在,是希望对用户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在营销中,有个“80/20”法则,即“80%的客户占有20%的市场,20%的客户占有80%”的市场,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企业的营销战略,如何进行差异化定位支撑取决于大数据分析。这个时代是一个去除“普遍化”,而着重“差异化”的时代。在多种可选对象中进行选择,总是基于差异性。80/20法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在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与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关键的少数,往往成为决定企业营销的效率、产出、盈亏和成败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制定营销策略时,选定其中有突出性贡献的部分予以集中力量经营,体现出营销策略中的“差异化”特点。要做到这点,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落实。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如无穷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可以在这些数据基础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对于数据的运用,几乎没有止境,即使我们从数据挖掘中获得了一定收益,但其真实价值仿佛悬浮在海洋中的冰山,我们看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绝大部分隐藏在表面之下。
因此,对于大数据的挖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数据的价值也会被不断地从深层予以挖掘。那么,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在利用制定营销策略时,通常有3个考虑,具体如下:
1.快。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网民的行为是快速动态变化的,这就要求企业借助数据分析,需要快速进行营销的动态调整,以快速顺应这种变化,及时作出营销策略的调整。其中,企业一方面要引导消费行为,另一方面要借助口碑,提升品牌和企业的传播力度。
2. 准。大数据的价值在于能准确记录消费者的信息轨迹,从而取消费者真实的行为、态度以及对于信息的反应,能够准确定义消费群体、信息接触点,准确低知道营销动作。所以,利用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不仅要注重消费者信息接触点是否准确,更要向消费者推送准确的内容、诉求和信息给消费者。这便是我们多次提及的“营销要精准化”。平时,有些企业所制定的营销策略,实施的结果是引起气消费者的反感,这里面除了广告推送频率不当,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营销策略不精准。
3.稳。大数据的海量一方面给营销者提供了获取消费者真实行为的便利性,另一方面,消费者动态的行为变化也为企业造成困扰。这是因为信息周期太短,就需要企业在利用数据的时候必须要做到稳定,以免为了应付突发的信息不能考虑周全而犯更多的营销错误。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我们能够合理厘清信息的真假,合理地利用口碑。
总之,大数据营销时代将是未来若干年营销界的大趋势。作为企业,应该如何管理和应用这些大数据,并努力控制隐私和公共空间的边际界限,制定更切合实际的营销策略,则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