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 2018-06-06 16:01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很骨感。事实上,当前有很多退役动力电池并没有进入梯次利用市场,除上述电池性能不足等原因外,更大的原因在于商业模式的缺位。“虽然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电池材料企业有参与电池梯次利用的意愿,但由于缺乏商业模式创新,可持续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模式难以启动。”正如北汽新能源相关负责人所言,成熟商业模式的缺位是当前困扰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最大因素。
张莹则表示,目前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率不高主要是动力电池模组缺乏标准化,梯次利用的难度大、成本高。同时,灰色交易现象突出,部分退役动力电池流入非法小作坊。张莹认为,要提升梯次利用率,需要全面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与动力电池溯源制度,确保退役动力电池流入到梯次利用企业与资源回收企业;提高动力电池的质量水平,大力发展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关键技术,降低电池梯次利用的安全风险;推行动力电池模组标准化,实现对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将梯次利用环节融入到动力电池设计与制造过程中,降低梯次利用的难度与成本。
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梯次利用率
值得欣喜的是,目前关于商业模式的探索已经有了各种尝试。今年初,中国铁塔与16家车企、电池企业签署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合作。各车企、电池企业、储能企业也在不断通过建立联盟、成立合资公司等模式,力争形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闭环体系,提升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率。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业正处于由示范工程向商业化转变的过渡阶段。从2014年,国家电网河南电力公司联合南瑞集团,利用退役动力电池在郑州市尖山真型输电线路试验基地建立了首个混合微电网系统,到铁塔集团联合北汽新能源共同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在通讯基站上的应用,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商业化正在逐步形成。不过,我国相关企业虽然对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做了一定的研究,并建立了多个示范项目,但并没有形成规模化与市场化运作模式。”张莹强调,无论是梯次利用还是直接报废回收,都必须实现参与主体“有利可图”,也因此,当前要想提升梯次利用率,必须找到一种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让参与主体能在市场化运作中生存下去。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