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资讯 2018-06-06 14:48
什么是物权意识敏感期
大多数孩子在2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野蛮生长。事实上,当Ta学会用语言表达出“我”的时候,你就应该意识到,孩子已经开始有独立的意识了,Ta会慢慢开始宣示自己的主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孩子的物权意识敏感期开始了。
其主要表现为:
语言方面——重复使用“我的”;
动作方面——伴随攻击行为;
情绪方面——易冲动且不能自制;
作为家长,正好可以抓住孩子物权敏感期这个机会窗口,帮孩子建立起物权意识。
02
“拥有”的感觉很好
明确某件物品(玩具)是属于自己的,自己有决定物品去留和使用的权利,从而让孩子拥有掌控感和安全感。同时,也懂得尊重别人的物品。
如果孩子尚未建立物权意识,就被家长强迫分享,孩子从心里感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孩子会逐渐形成讨好型人格。
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没有界限感,不懂得拒绝,甚至不敢拒绝。这样的孩子,往往过得辛苦又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
03
小孩子也没有双标资格
不论是自家的东西还是别人的物品 ,小朋友都应该在征得对方同意的前提下去碰触,不能因为是“小孩子”,就抛弃尊重他人物品的底线,不被底线约束的小孩,多半是大家口中的“熊孩子”。
当孩子的物权敏感期开始以后,就可以开始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物权观念:如果说自己的东西不许别人动,那么同样的别人的东西也不可以随便动,同样的标准,同样的行为准则。
04
先拥有,后分享
当儿童物权敏感期出现的时候,反复多次让宝宝尝试把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并让他意识到,分享出去的东西是可以拿回来的,这玩具依旧是属于他的。
但如果孩子出现抵触心理,千万不要强迫,另找机会多次尝试。而且,如果强制孩子跟别人分享,会让孩子觉得:我的东西被强制性的分给了别人,那么我也可以强行得到别人的东西。
要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分享的乐趣所在,比如和小伙伴交换可以玩到更多的玩具,因为分享内心会产生愉悦感,孩子自然会乐于分享,主动分享。
05
逗孩子的大人更“讨厌”
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他,强抢他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说“你真小气!。”
当宝宝决定分享的时候,比方说,在父母的引导下把东西分给父母吃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的行为给他带来的感觉是强烈的失望。
长此以往,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宝宝的潜意识会习惯这种“假分享”并拒绝真正的给予。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