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高台跳水,对彩电业不见得是好事

快资讯     2018-06-04 09:36

苦逼的彩电业似乎终于熬来了一个好消息:液晶面板大幅降价了!但这个好消息在业内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欢欣鼓舞,反而又多了一份担忧:面板因为供大于求,价格战不可避免,这就如上世纪90年代显像管电视,8大彩管厂对战,最后上下游联盟引发整个彩电业的价格大战。

 

历史惊现再次轮回

20年过去了,相似的一幕再次重演。20年前,电视机的主要部件显像管起初都是依赖进口,后来国家大力扶持国企参与显像管合资合作投资,短短几年内上马了咸阳彩虹、广东福地、上海永新、北京松下、南京华飞和深圳赛格日立等8家彩色显像管厂。

由于彩管生产线集中投产,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产品价格一降再降。最后出现了亏本销售,2007年这8大彩管厂为了自救,甚至联手集体停产20天。但最终面对已经跌入历史低谷的彩管价格所带来的市场供求失衡,彩管企业自救失败。

今天,我们似乎看到了CRT时代的影子。长期以来,LCD面板市场由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以及日本厂商占据主导地位。而从2010年起,伴随着国产终端品牌的逐渐崛起,中国大陆厂商开始发力提速,全球液晶面板产能持续从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大陆厂商产能占比持续上升。

而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全球预计将新增面板生产线18条,中国大陆将占据14条,中国有望在2019年全面超越韩国,成为液晶面板的头号生产国。

 

面板价格大降生产线还在扩建

数据显示,今年5月电视面板的价格与去年5月相比,降幅达到25%~30%。2018年第一季度中大尺寸电视面板价格分别下滑了7%-10%和10%以上,电视面板价格在4月份继续下跌;此外,43英寸、49/50英寸以及65英寸的面板报价几乎降至生产成本水平。

无序投资面板厂可能会导致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随着PC显示器、平板及手机的高速增长的光环逐渐黯淡,而高世代线大屏新产能将集中于2018-2019年其间集中释放,2019年后面板产业整体供过于求将成为常态,面板业也需防范产能过剩。

目前,全球新建和在建的10.5代线(含11代线)就有五条。其中,京东方合肥10.5代液晶面板线今年3月量产,将在武汉再建一条10.5代线;华星光电正在深圳建设11代液晶面板线;LGD将在韩国坡州上马10.5代OLED面板线;富士康正在广州建设10.5代液晶面板线。

而相应的,富士康、惠科的多条高世代线也正在规划中,投产指日可待这同时也预示着液晶面板的价格将继续走低。

 

面板过剩对彩电业未必是好事

面板产能过剩,价格大降,短期来看对下游的彩电企业是好事,可以降低彩电企业的采购成本。但从长远来看,也不见得全是好事。

面板产能过剩,一方面说明面板的产量过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市场需求的萎缩。特别是面板企业处于亏损边缘状态的时候,为了脱困,往往会出现以更低的价格冲击市场,这时对于一些刚刚入市或者想要上位的电视品牌来说是绝好的机会,这将导致本来就价格战不断、利润微薄的彩电业更加混乱。

现在,这一乱象正在显现:有消息说面板龙头之一友达光电宣布,将关闭上海的松江工厂。而下游电视品牌又开始蠢蠢欲动价格战:今天看到小米电视为母亲节促销,推出小米电视4S 50英寸2399元,小米电视4A 43英寸1599元的低价。

一切迹象表明,液晶面板高台跳水,彩电业很难自保不湿身!液晶电视酝酿血战,也许会是液晶面板走向换代的开始!就像CRT革命为液晶电视一样!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