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何时拨出第一个电话,这里藏着南京的电信往事

新华报业网     2018-06-01 11:35

  今天是“世界电信日”。什么叫做“电信”?字典给出的解释是“利用电子技术在不同地点之间传递信息”,包括各种不同远距离的通讯方式,如无线电、电报、电视、电话、数据通讯等。南京也有着漫长的电信发展史。早在118年前,南京就出现了第一台电话机。位于秦淮区游府西街的一几栋民国老楼,更是见证了民国年间南京的电信发展历史。

  118年前这个古城有了电话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机。6年之后的1882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英租界设立了第一家电话交换所,将电话正式传入了中国。南京作为江南的政治文化中心,电话进入的时间也不晚。20世纪开启的第一年,电话这个西洋事物就在古老的六朝古都中出现。

  据资料记载,1900年,风暴狂澜般的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兴起,波及南方地区。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以“加强防务戒严”为由,奏请朝廷准许在南京设置电话。清政府很快批准,由江南官电局于1900年8月在城南润德里设立“官办德律风总汇处”,也就是电话交换所。

  刘坤一

  “德律风”是“Telephone”(电话)的音译。该所使用的是从国外购进的一台五十门磁石式人工交换机,最初仅有16个用户,均为当时的督署、府州县衙等政府机构。1900年南京的电话机设备极其简陋。但毕竟为古老的城市带来了新事物,开启了南京电话通信发展的历史。 1910年,南洋劝业会在南京举办,轰动全国。新事物电话大出风头,为这一盛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了保障,也让很多参观者领略了电话的奥秘。

  贝尔发明电话

  听不懂方言女话务员闹乌龙

  官办德律风总汇处,即南京电话局,是当时国内地方官办的第一个电话局。

  民国时期,负责全南京电话通信的机构先后为南京电话运转中心、“首都电话局”。1927年,上海和南京之间架设的第一条长途电话线路,就设在“首都电话局”内。

  南京第一批女话务员也出现在“首都电话局”。据史料记载,从1900年南京有电话以来,总机接线员一直由男性担任。但女性具有音质清晰悦耳及性情温等优点,到1920年代,上海电话局已开始大量使用女话务员。

  1935年,“首都电话局”也开始启用女话务员。该局先派材料科科长邓贤照出国学习深造研究话务工作,回来后担负招收训练女话务员的工作。很快,该局招收了曹剑萍等第一批女性青年42名。这批女话务员经过严格的学习训练,经过半年培训后,赴长途台总机实习操作,最终全部接替男话务员。

  这批女话务员多为南京人,但国民政府高层中浙江人、广东人居多,因此闹出不少笑话和麻烦来。长期负责蒋介石专线的电话官员王正元在《为蒋介石接电话十二年见闻》中记录了一则掌故: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蒋介石坐镇南京,亲自指挥战事,一次,蒋介石要长途台专线接通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电话。没想到接通后,电话另一头应答的却是在苏州指挥战斗的中路军总司令朱绍良。

  原来,蒋介石操一口浓重的宁波官话,女话务员是南京人,听不大懂,错将“顾”听成了“朱”。

  蒋介石大为光火,回头又打电话质问那位女话务员:“我要找苏州顾总司令,你怎么接到顾长官那里去了?”没想到这女子也是一个犟脾气,顶了回去:“你根本没说‘苏州’二字,又怎能怪我?”这件事让蒋介石非常生气。时任交通部部长俞飞鹏与“首都电话局”局长朱一成等人连忙为他安装了专线,由听得懂他宁波口音的话务员专门转接电话。

  民国时期的女话务员

  “首都电话局旧址”已成文物建筑

  早在1930年,就有中共地下党员进入“首都电话局”工作。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前夕,在地下党和全局1800多名工人的努力下,“首都电话局”的通信设备、器材、物资基本上完整地移交到人民手中,取得了护局的胜利。

  如今的南京市秦淮区游府西街8号,是一栋高大的民国建筑,这里就是民国时期的“首都电话局旧址”,已被列为秦淮区文物保护单位。记者看到,临街的这座大楼坐北朝南,西方古典式建筑,砖墙4层,地上3层,半地下1层,坡屋顶。朝南的一面密布着浓郁西洋风格的阳台和窗框,以及精致的巴洛克风格装饰。

  “首都电话局”建筑

  据文物资料记载,“首都电话局旧址”是一组建筑群,包括街边的电信局大楼,另外还有3层的电报大楼、2层的卫生所等附属建筑。

  据介绍,这几栋民国建筑建于1936年,设计、建造者是南京许记营造厂。建筑内部,楼道、楼梯、水门汀地面等处也有着浓郁的民国建筑风格。游府西街8号建筑群不仅是文物保护建筑,也是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的“重要现代建筑”和“南京解放斗争遗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组建筑一直由南京市的电信部门使用。

  此外,民国年间,“首都电话局”还在南京市区安装了一大批有着该单位铭文的电缆井盖。这些老井盖尚有数个依然在使用,表面能够看到“交通部首都电话局”的铭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有“交通部首都电话局”铭文的老井盖,依然在使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