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专家告诉你:怎样使用手机最安全

中国经济新闻网     2018-06-01 11:08

  芬兰放射与核安全机构(STUK)教授、生物化学与生物电磁学专家。Dariusz Leszczynski领导的研究小组主要集中在研究移动电话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和长波紫外线(UVA)对黑色素瘤转移的影响。最近,Leszczynski教授首次报道手机辐射可以改变人皮肤组织蛋白质的表达,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这次Dariusz Leszczynski受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省生物电磁学重点研究实验室邀请,来杭州举办一场公益讲座,主题是“有关手机辐射健康危险度评价的研究现状”,显然是紧扣全球热点。

  对于芬兰的手机使用情况,Dariusz Leszczynski无疑是最熟悉的。Dariusz Leszczynski表示,在芬兰,目前手机的使用非常普遍,很多成人都有两个手机,一公一私,分开使用。手机总数已经超过了芬兰的人口总数。

  让人惊奇的是,在芬兰,孩子使用手机也很普遍。Dariusz Leszczynski说,在芬兰,孩子七岁左右开始上学,一般父母都会给他们买一个手机,而他们使用的手机和成人的手机是一样的,没有特别儿童款的手机。当然,也有父母会给孩子挑选相对比较便宜功能不是很多的手机。

  在芬兰,手机使用普遍;在中国,手机使用也同样普遍。Dariusz Leszczynski根据研究得出的一个建议是“谨慎预防原则”,这也是他的研究团队给芬兰人的一个建议。“谨慎预防原则”的核心就是手机能少用就少用,孩子、孕妇、老人需要尽量减少手机使用的时间和机会。

  我们很关心,作为一个防辐射专家,Dariusz Leszczynski自己平时用不用手机?怎么用?对此,Dariusz Leszczynski的回答毫无保留。和许多芬兰人不一样,Dariusz Leszczynski只有一个手机,他觉得一个手机就够用了。平日里,他其实很少使用手机甚至座机,他觉得面对面交谈要比使用电话交谈直接并且健康多了。

  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如果一个电话预计会通上超过半个小时,Dariusz Leszczynski是不会使用手机来打的,他会选择其他的方式。而晚上,手机对于Dariusz Leszczynski来说,基本就是一个闹钟。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省生物电磁学重点研究实验室主任许正平教授建议,晚上不把手机放在床头。

  只要是用电的地方,就会有辐射。手机在不同状态下,辐射量是一样的吗?Dariusz Leszczynski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平时,他会把处于待机状态下的手机放在腰部,因为他知道单纯待机状态下的手机,辐射量并不大。

  如今,手机功能也越来越多,可以用来拍照、上网、听音乐等等。在各种不同的状态下,手机的辐射量其实也都不一样。Dariusz Leszczynski说,用手机来拍照的时候,手机的作用实际上和照相机差不多,辐射很小很小。用手机上网的时候,人一般都双手捧着,并且离开人体有一定的距离,这个时候辐射对人的影响也比接听电话的时候要小很多,而且一般影响的范围只是胸部这个区域。

  而手机被拿来打电话的时候,辐射量会大幅增加,而且离人体的距离比较近,对人体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对更大的。

  Dariusz Leszczynski说,当手机信号比较弱的时候,手机发挥了全部的功能在搜寻信号,这个时候手机的辐射量会比平常大很多,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尽量不用手机,减少手机辐射对身体的影响。对此,浙江省生物电磁学重点研究实验室包家立教授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现在的手机都有自动调整发射功率的功能。当信号强时,手机的发射功率平稳;但当信号差时,它就会自动加大功率来接收信号,手机辐射同样就加强了。手机发射功率的高峰值和低峰值之间,辐射会差40倍左右。

  手机铃声一响,很多“敬业”的人会马上接电话。等等,让它先响一会再接。因为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强,建议在手机响过一两秒或电话两次铃声间歇中接听电话。如果你把手机放在电脑边,立即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你发觉电脑屏幕突然出现干扰时,那多半是有电话或者短信进来了,果然,随后铃声响起。这个生活场景也在科学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包家立教授通过实验也证实了: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比任何时候都要大。

  对于使用耳机以减少手机辐射的话题,目前还存在着争议,科学界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包教授认为,使用耳机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手机天线与大脑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可行的防辐射措施。如果不用耳机,尽量让手机与脸颊保持一定距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