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 2018-05-17 09:51
说起正步的起源,应该追溯到普鲁士时期,这是世界公认的。有人说普鲁士人的正步是参考了爱尔兰的民间舞蹈,也有人说就是模仿鹅走路的样子发明的(所以在讽刺德军占领莱茵非军事区时他们被画成了鹅)。总之,就是普鲁士人发明了这种步伐。现代化军队的构成方式无外乎盎格鲁撒克逊式(联席会议制度)和普鲁士制度(总参谋部),而普鲁士制度教出来的好学生之一就是沙俄。
也就是说,法国人和英国人没有踢正步的习惯。有这习惯的要么是德国人的好学生,要么是俄国人的好学生:毕竟踢正步这个东西也就他们两家开始的最早,但很多国家忘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德国和俄国的正步,都是应对德国人与俄国人的体型来制定的。那些体型长得不太对的哥们,你就是完全照搬人家的经验也是不行的。
普鲁士式的正步步幅很大,一步踢出去起码能踢80到85公分。看着就很有FEEL,如果再加上帅气的马靴和洁白的手套,那气势更不用说(所以踢正步的国家的仪仗队都是装备了这两样东西)。普鲁士人和俄国人还喜欢给靴跟上钉上铁掌,当巨大而整齐的方队伴随着一阵阵“咔嚓”声走来的时候,你甚至会觉得自己被催眠了。
按照普鲁士的传统,在正步行进时,应当有军乐队来进行伴奏(这就是“进行曲”的来历)。所以在阅兵的时候总是有军乐队在旁边伴奏的,就算是日常训练,起码也是有鼓手来进行伴奏的:要知道阅兵时放进行曲让你听着好玩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队列的行进节奏必须与进行曲中鼓点的节奏一致(想想苏联的军乐节奏,再看看他们的阅兵式)。
与标准的普鲁士式正步和苏式正步不同,我军的正步是以口令为依据组织实施的。并不是依靠鼓点,同时在动作上也进行了相关的改进:普鲁士式与苏式都追求大步幅,行进时脚尖朝上,脚跟先落地。而我军的步幅则为75公分,同齐步相同,并且是脚尖下压、脚掌先着地。关于摆臂,差别更大:德国人是甩小臂,那感觉就像被人打骨折了……而苏联人喜欢把小臂摆到与胸口同高,当然,咱们不能跟他们那样走极端:摆到同常服第三颗扣子平齐也是很有精神的嘛!干嘛要那么极端?
对于一名军人而言,人生最荣耀的时刻无非两个:一是战争胜利,迎着欢呼与鲜花归来的时刻。另外一个就是伴随着整齐的队列,昂首阔步地走过阅兵场。但由于当年希特勒对于正步的狂热爱好,使得正宗的普鲁士式正步已经从德军士兵的训练教材中彻底消失了……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