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资讯 2018-05-09 11:24
社科类学术期刊肩负着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增进学术交流、引领学术方向的神圣职责,同时,期刊的综合水平也是学术实力的体现形式之一。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学术和思想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遭遇发展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不仅数量发展到两千余家,而且学术水平稳步提高,形成了门类齐全、基本满足科研学术交流需要的学术期刊体系,为推进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社科类期刊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遇到一些困境和挑战。
纸质期刊发行量逐年萎缩。随着数字化阅读的日益普及,纸质期刊的出版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发行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6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16年全国期刊平均期印数比上年下降4.94%,总印数下降6.29%;其中社科类学术期刊平均期印数下降2.32%,总印数下降3.39%。尤其是那些知名度不高的期刊、专科和职技类院校学报,订户更是寥寥无几。分析订数减少的原因,除了个人订户持续减少外,图书馆订数也在持续下降,而改订电子版或者从中国知网等网站集中购买电子数据库。发行数量逐年下降,导致本来就不多的广告收入也在减少,甚至一些期刊基本没有广告,大多数期刊依靠行政拨款和版面费维持出版。
论文质量不高,导致期刊学术水平下降。近年来,受到社会上浮躁的文风、学风影响,扎扎实实、言之有物的论文越来越少;相反,各种职称、学位的获得,以及课题结项、年度考核时纷纷将是否发表论文甚至核心期刊论文作为基本条件,人为制造了对论文的“刚需”,导致出现了大量为了“凑数”而“炮制”的论文,学术论文鱼龙混杂,质量堪忧。不少读者反映,很多社科类学术期刊已经脱离其办刊主旨,刊登的论文没有新意,让读者感到“食之无味”,没有学术性可言。尤其是那些行政拨款较少的社科类期刊,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只能降低学术要求接受作者的版面费,刊登一些质量很差的文章。这样做,虽然在短期内经济效益有了,但是已经失去了学术期刊存在的意义,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只会毁坏学术期刊的声誉,影响学术期刊健康发展。
数字化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期刊数字化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建立网站、开设微博、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等,供读者和作者查询稿件、浏览期刊内容、投稿等;二是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期刊网站合作,将纸质内容打包销售,以实现纸质期刊内容的网上传播;三是参与在线学术平台,以“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最为典型。其中,建设期刊网站是期刊实现数字化的主要途径。
以河北省为例,在全省58家社科类学术期刊中,有38家建有自己的网站或者在所属单位网站上开辟了期刊的专栏,可供读者了解期刊出版信息、投稿要求,查看期刊目录、阅读过期刊物,有的还能提供作者投稿、编辑审稿的专门入口,并能够查阅投稿后稿件的审查进度,实现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阅读;另有19家期刊与中国知网、维普网等网站合作,可以通过这些网站阅读过期刊物、下载论文;只有一家期刊还不能在线阅读。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建有网站或在隶属单位网站建有专栏的期刊比例还有待提高。即使是有的期刊建有网站,但是在网站管理上还有较大差距。如,有的网站过于简陋,内容单薄、功能少,不能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有的网站内容更新速度比较慢,时效性较差,数字化产品少,对读者缺少吸引力。与网站相比,微博、微信、客户端这些新闻媒体普遍采用的传播形式,学术期刊却较少采用。分析其原因,与学术论文不适合碎片化传播有关,但是也与期刊社体量比较小、人力物力有限有关。另外,由于数字化的内容普遍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因此期刊社大多数缺乏积极性。
进一步拓宽发展渠道
社科类学术期刊应充分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载体功效,拓宽发展渠道,更好地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服务。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