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去处多 规划多个体育设施

东方网     2018-04-19 15:17

为提高南昌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促进体育场馆的建设,南昌市体育局联合南昌市城乡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南昌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规划(2017-2035)》,目前该规划正在批前公示。

    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

    本次规划范围为南昌市城区,建设用地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根据南昌市在编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本次规划期限为2017-2035年。其中近期2018-2020年,远期2021-2035年。

    规划的目标是,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实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建成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到2035年,中心城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平方米/人,经常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0%,国民体质合格率超过94%。

    同时,打造以体育休闲健身业为龙头的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培育2~3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的高端赛事;发展滨水绿道,登山步道等特色健身休闲产业,建设成华中地区有突出影响力的体育旅游休闲基地。

    规划新增多个省市级体育设施

    在公共体育用地规划方面,按南昌市城区规划人口475万人,按省市级体育设施人均指标0.3平方米/人测算,共需要省、市级体育设施用地为142.5公顷。

    本次规划省市级体育用地265.59公顷,其中保留现状江西省奥林匹克中心、江西省水上运动中心、南昌市国际体育中心、南昌市全民健身中心(八一体育场)、江西省体育馆、南昌市湾里射击中心,共计231.81公顷。同时,利用青山湖南岸的水上运动之家,改建为南昌市水上运动中心;新建南昌市朝阳体育中心(与西湖区体育中心合建);将赣江两岸风光带定义为南昌市体育公园,体育用地占比不得低于5%,用于布置室外体育活动场地,并考虑与公园风貌定位契合。

    规划105处小型全民健身中心

    在区级公共体育用地规划方面,按15分钟城市生活圈设置,每个街道配置一所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和一个健身场。小型全民健身中心的设置规模为室内建筑面积1000-2000平方米,健身场设置规模为室外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在用地紧张的建成区,小型全民健身中心与健身场地可分开附设,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可附设于其他功能建筑内,健身场地可附设于社区公园绿地中。在有用地条件的新城区,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应与健身场地结合独立占地设置,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

    原则上每个社区需配置一所文体活动站(室内)及若干健身点(室外),其中文体活动站可结合其他社区设施一起布置,形成社区中心。文体活动站中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不小于180平方米;若干健身点的总面积不小于660平方米。整合现有资源,全民健身中心可以结合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置形成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健身场地可结合社区文化广场、社区公园设置。

    在街道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方面,设置105处小型全民健身中心,738处社区文体活动站,实现街道、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