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咨询 2018-04-17 09:00
唐代被公认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定都长安,陪都洛阳。唐代瓷器的发展有三个社会因素:一是由于唐代对外贸易发达,货币流通量大增,造成铜料不足,使政府禁止百姓用铜铸造生活用品,铜器也被禁用,因此陶瓷逐渐代替了铜器;;二是唐代中叶以后,饮茶之风盛行,促进了瓷器生产的发展;三是由于官方对手工业发展的重视,官府专门设置了“将作监”、“少府监”等机构,加强对陶瓷、金工、漆器、染织等手工业的发展,以便更好地为当朝官府服务。
由于瓷器的发展,产区日广,唐代各地出现了不同风格的瓷窑体系,逐步形成了青瓷与白瓷并驾齐驱的局面。
陆上与海上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唐代瓷器的发展,当时出口商品中除著名的丝绸外,瓷器也随之销往国外。为适应外销的需要,以及受西亚文化的影响,瓷器的造型、纹饰也吸取了一些外来的因素。
第一节南青北白局面的形成
当时,北方的邢窑和南方的越窑成为白瓷与青瓷的具有代表性的窑口,一白一青、遥相呼应,出现了陶瓷史上所称“南青北白”的局面。据考古发掘显示:在江南地区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绝大多数是青瓷窑,而北方的唐代白瓷窑已发现10多处,仅在陕西铜川窑发现少量青瓷,基本上符合唐瓷器“南青北白”的发展特点。然而,尽管唐代瓷器制造业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但青瓷在整个瓷业中仍然占主要地位。
一、越窑青瓷
唐越窑青釉八棱瓶
唐代饮茶之风的兴盛。以及朝廷对青瓷需求量的增大,都促使越窑青瓷质量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晚唐时期,南方地区形成了以浙江余姚为中心的瓷区。越窑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釉色葱翠、釉层均匀、浑厚滋润、如冰似玉、造型典雅、式样优美,在装饰处理上也是以素面为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刻划花装饰线条简洁流畅,廖廖数笔就描绘出当时人们喜爱的荷花、荷叶、牡丹花等花卉,绝无繁琐之笔。
唐越窑青釉壶
越窑青瓷业在唐代大体可分两个发展阶段:一为初唐,二为中晚唐。初唐时期的瓷器基本上保持着南朝和隋代的风格,胎质灰白而疏松、釉色青黄、容易剥落,产品种类和造型的变化不大。中晚唐时期的越窑生产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烧瓷的窑场大量增加,而且器物的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其在影响其他窑口的同时,广泛吸取了它们的长处,以及玉、石、陶艺的风格和金银器制作的工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唐越窑青釉直颈瓶
晚唐时越窑瓷器质量越来越精,对坯料的粉碎、淘洗、揉炼工艺和釉料都处理得十分精细,并改进了施釉技术、采用了匣钵装烧方法,使得青瓷胎质细腻致密、胎面光滑、胎色呈灰或淡灰。成型操作严格、器型规整、口沿细薄、转折处分界显明,给人以轻之感。胎体通体施釉、薄而均匀。
二、邢窑白瓷
唐邢窑白釉瓶
唐代内丘邢窑的规模很大,南北约30公里。生产数量也巨大,器物粗精皆有。瓷器胎质洁白细腻、胎体坚实、釉色类银似雪,工艺水平相当成熟。所出产的精器一般供上层皇室官吏使用。如陕西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的洁白光润的邢窑器就刻有“盈”字,属官窑性质。
唐邢窑白釉皮囊式壶
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唐代邢窑白瓷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其洁白如雪的胎质为后期瓷器的美化和各种彩绘装饰打下了良好条件,把瓷器工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第二节其他釉色瓷的发展
一、寿州黄瓷
唐寿州窑黄釉注子
1960年,人们在安徽淮南市发现窑址,那足一处长达两公里长的大窑场,瓷器的基本特征是:胎体厚重、坚硬粗糙,胎色为白中泛黄或黄红色;为了掩饰胎质粗劣,往往在胎上施白色化妆土;器物底足多做成平足,或底心微凹形状;釉的玻璃质感较强、流动性大;为防止流釉粘连,多是器内施满釉,器外施半釉;釉色以黄为主,有蜡黄、鳝黄、黄绿等色,釉色浓淡不一、釉面细润并开有细小纹片;釉与化妆土结合不好,有时有剥落现象;常见的器型有碗、盏、杯、钵、瓶、盘、罐以及玩具等,造型特点与唐代其他窑相似。
二、黑瓷
唐代黑釉凤首壶
唐代黑瓷的一般特点是:胎体厚重,器物多为平底,制作较青瓷、白瓷略为粗糙;釉色有的色黑如漆,也有些因火候把握不好而烧成褐色或茶叶末色。
三、唐花釉瓷
唐鲁山窑花瓷腰鼓
在唐代,花釉瓷获得了一定发展。寿州窑黄釉壶瓷是指用含两种不同金属氧化物呈色剂的釉料,在坯体上两次施釉,高温烧成后呈现,以浑然一色的底釉衬托不规则的斑条状面釉作装饰的瓷器。那些色泽对比强烈的花斑,仿若白云朵朵,又似落叶片片,充溢着诗情画意。此时,花釉瓷的色釉组合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以黑或褐黑、茶叶末釉为底色,其上饰以月白或灰白色釉斑;另一类是以黑、月白或钧蓝色釉为底釉,衬托天蓝色的不规则条块状釉斑。一般是:深色釉饰以浅色斑点,浅色釉则饰以深色斑点,深浅相间、对比强烈,且釉斑排列无论足有序还是任意,都很工整。这种花斑釉器物在唐代文献中被称为“花瓷”,其器型主要有罐、瓶、碗、壶、腰鼓等。其中彩斑腰鼓是乐器,釉色绚丽美观,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唐花瓷罐
关于花瓷的产地,被认同的是河南省境内的郏县窑、鲁山窑、内乡窑和禹县窑。20世纪60年代人们住郏县窑最先发现花釉瓷残器,70年代在鲁山窑发现了花釉腰鼓碎器,从而证实了鲁山窑是唐代花釉腰鼓的窑场。
四、彩绘瓷
唐长沙窑白釉绿彩枕
唐代中期以后,长沙窑兴起了彩绘装饰。过去有人认为长沙窑属于釉下彩绘,而现在经化验表明:长沙窑的彩绘装饰技术多种多样,有釉上彩或釉中彩,人物、花鸟一类精细作品则类似釉下彩的工艺。主要是以褐色、绿色和蓝色进行彩绘,色彩以褐、绿为主。装饰图案丰富,有用联珠纹组成的图案,还有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等,构思简洁、意境协调,表现出明丽浑朴的装饰格调。
五、绞胎瓷
唐巩义窑绞胎枕
唐代的绞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整器绞胎,把制好的花色泥料折片、粘合、修坯成型,施釉烧成后通体呈现出灰色与白色或赭色与白色线条交织组成的如羽毛似木纹般美丽而有规律的花纹;一种是器表的绞胎装饰,俗称绞胎贴花,即把花泥揉成条状,切薄片,断面拍平,镶贴于器表的装饰部位,施釉烧成后可呈现花朵绽开的画面。
唐巩义窑绞胎三足炉
唐代绞胎瓷器外壁有的施白釉、有的施青釉、有的施绿釉,还有一种极为新颖、别致的绞胎瓷器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泥料做坯,造成如羽毛或木纹纹理的效果。其工艺技法是:把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白与灰或白与赭)分别制成泥料,揉作长片交叉叠放,拧绞一起制成花色泥料,用来制坯。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