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北京青年报     2017-06-23 15:19

 

该项目是对老教学楼的改造

场地位置邻近北大的象征性建筑博雅塔

新建的现代建筑必须与周围的景观融合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夏宇

建筑外形被构思为一个传统的长方形

建筑师将外墙改造成一个光照过滤器

并在建筑内部布满了柔和的日光灯

材料上采用混凝土砂浆和本地石材

巧妙地利用天窗和石材反射

有效地传导日光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夏宇

同时,下沉式的花园

更好的增加了建筑对自然光线以及热能的利用效率

室内整体空间系统都采用环保材料

成为了北大校园可持续性建筑的新标准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夏宇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夏宇

清华大学海洋中心 | 深圳

开放建筑

海洋中心是清华大学

深海研究创新基地的实验办公楼

位于深圳西丽大学城清华研究生院的东端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IwanBaan

大学城好似孤岛一般与世隔绝

建筑师希望通过这栋建筑给校园注入活力和愉悦

作为校园主轴线最东端的建筑

海洋中心将这个轴线翻折起来

盘旋地向上延伸

并在其间注入现在校园所缺乏的公共机能

以形成充满活力的“垂直校园”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IwanBaan

90度的翻折形成了一个垂直的院落体系

海洋中心里多个研究中心

相对独立而又互相依存

每两个中心之间

插入一个水平的园林式的共享空间

海洋中心的地下有一个很深的特殊实验水池

在建筑南面的入口广场可以看到

三个方向各异的清水混凝土的圆锥形体量

它们给地下实验室提供采光

也成为主入口处三个标志性的雕塑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IwanBaan

房间内上下跳动的圆洞

如船上的舷窗隐约喻示着海洋

海底的光线随深度增加而变少

公共空间吊顶的蓝色

也从高层到低层逐渐加深

大量采用被动式节能策略

以创造低造价高效率的建筑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IwanBaan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表演艺术中心 | 南京

PrestonScott Cohen, Inc.

建筑师通过弯曲的屋顶和矗立的塔楼的对话

表达了一种形式象征意义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IwanBaan

屋顶形式源自一系列双曲抛物面

位于同一截面

以固定间隔设置的控制线成为加固梁

在骨子额逻辑性的控制下

表现出相当迥异的形式效果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IwanBaan

沿建筑外表面蜿蜒上升的楼梯

延续了建筑循环上升的形式

其中一座建筑消防楼梯置于单体之外

使建筑整体比例显得独特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IwanBaan

室内空间是不同体量的观演厅

与教室构成的紧凑平面

流动布置的空间以适应不同活动的需求

同时带来建筑室内的交叉通风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IwanBaan

香港理工大学

赛马会创新楼 | 香港

ZahaHadid Architects

大楼高十五层面积约15,000平方米

可容纳超过1800位学生和教职员

建筑透过其所位处的地势

以及其所采用的地板与窗页等建材

展现出流线型、不规则的造型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IwanBaan

又巧妙地运用横线设计效果

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

其内外庭院创设了亲切舒适的活动天地

配合大型露天展览场地及户外文娱设施

展现出城市空间的多元化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IwanBaan

四通八达的过道和露天的门廊

方位横跨创新楼的里里外外

并同时连接校园的各座大楼

激发着每个进出创新楼的人的灵感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Doublespace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Doublespace

西交利物浦大学

行政信息楼 | 苏州

Aedas

建筑的设计概念源于太湖石

其天然自若的形态被中国文人称作“学者之石”

建筑师将建筑设计为

一个由若干孔洞穿过的立方体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Aedas

这些孔洞划分又联系了不同的功能空间

孔洞在被动节能设计中

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经过精心设计优化了建筑内部的空气流通

贯穿东南立面的孔洞

在夏季促进凉爽的自然风流入建筑内部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Aedas

西北立面为坚固的实体

在冬季阻挡寒风进入室内

外立面分布穿孔铝百叶

既满足室内的采光又降低了太阳热能的吸收

建筑基座上的花园向周围延伸

创造了一个立体的苏州园林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Aedas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Aedas

南方科技大学

信息中心&图书馆 | 深圳

都市实践

建筑位于校区中心

略微内凹的弧形轮廓

对环境形成谦逊的姿态

建筑顺应了师生

每日往返于教学区与生活区的动线

生成了穿越建筑的十字形游廊系统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陈冠宏

像传统的岭南骑楼一样

既能适应深圳的炎热多雨

又能吸引人走进去参与空间活动

十字形游廊选用了橘色高强度水泥纤维板

作为天花和墙面装饰材料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陈冠宏

橘色主题从室外公共空间

延续至室内的公共区

将人们自然地从游廊引入到建筑中来

外墙采用银灰色半单元式铝板模块错缝拼装

铝板模块集防水保温自遮阳于一体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陈冠宏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陈冠宏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北京校园 | 北京

ACXTArquitectos

校园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

占地约33000平方米

为保留更多公共空间

地下室完全占据了地块的下方

构成了一期的建筑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AitorOrtiz

设计仿照传统中式建筑分布着许多庭院

既丰富了空间关系又能调节气候

教室和办公室如手指一样

连接着一条长长的走廊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AitorOrtiz

建筑每层都有不同的形状

并与庭院有着不同的联系

地下室用充满绿色竹子的庭院

创造了内向型空间

包括大讲堂、阶梯教室、讨论室等公共空间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AitorOrtiz

建筑中遍布着如古建筑群那样的“空”空间

让人们在空间移动中体会空间的序列

又不失去对建筑整体的感知

7座惊艳世界的大学建筑,都来自中国!

©AitorOrtiz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