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端庄明丽清雅的烧瓷工艺品

衡水新闻网     2018-04-13 16:26

  烧瓷又称为铜胎画珐琅,在我国已有了几百年的传承历史,它以红铜制胎,后在胎土敷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烧瓷制品在制胎工艺上类似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在纹饰风格上则近似于珐琅彩瓷。2013年,烧瓷正式进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烧瓷工艺品既有景泰蓝的厚重端庄,又有瓷器的明丽清雅,风格以仿古为主,极具民族特色。一些特殊的烧瓷制品,以金、银作胎,并与玉器、漆雕、景泰蓝、木雕等相结合,更显雍容华贵。

  清朝康熙年间,欧洲的彩绘珐琅艺术品传入我国宫廷,受到皇室贵族的喜爱。到乾隆年间,烧瓷工艺达到鼎盛。由于烧瓷一直被宫廷垄断,随着清朝的逐渐衰亡,清朝后期烧瓷工艺曾一度失传。1958年,国家正式成立了北京烧瓷厂,烧瓷工艺得以恢复,后因多种原因,北京烧瓷厂几度转产停烧。1985年,烧瓷技艺传承人张会芬创建了景县龙华美术烧瓷厂,是我国北方现存的唯一一家采用传统手工工艺传承烧瓷技艺,专业研发、生产、销售铜胎烧瓷制品的厂家。

  “烧瓷采用珐琅釉彩,色泽鲜艳,画工讲究。画片中常用开光技法,中间描绘山水、花鸟、人物等,四周陪衬如意纹、祥云纹等民族传统纹饰。”张会芬介绍,目前,烧瓷厂生产的产品主要有鼻烟壶、香炉、盘、瓶等仿古器型,也有一些极具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的大瓶、挂屏等大件艺术品,受到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2014年北京APEC峰会前夕,北京工美集团邀请张会芬参与制作了赠送外宾的国礼——“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瓶体四周的APEC会标、APEC主会场、天坛、长城四片画珐琅片,均出自张会芬和她的徒弟之手。随着会议的召开,这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也随之走出国门,蜚声海外。

  目前,烧瓷厂有专业技师40余位、学徒十几个,发展前景乐观。张会芬正尝试将烧瓷工艺运用在摆件、家具、饰品上来,让这项古老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她说:“烧瓷已进入省非遗保护名录,这项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之路也将会越来越宽。”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