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烧制工艺品:唐代三彩釉陶器

千寻生活     2018-04-09 17:12

 


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品,,是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唐三彩在唐代起有它的历史原因。首先陶瓷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雕塑、建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它们之间不断结合、不断发展,因此从人物到动物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被列入官府的明文规定,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说规定允许他随葬多少件,但是实际上作为达官显贵们,不满明文的规定,反而他们往往比官府规定要增加很多的倍数去做厚葬。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出土唐三彩陶器有三彩马、骆驼、仕女、乐伎俑、枕头等。尤其是三彩骆驼,背载丝绸或驮着乐队,仰首嘶鸣,那赤髯碧眼的骆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联想起当年骆驼行走于"丝绸之路"上的景象。
制作唐三彩,是先经过舂捣、淘洗等加工的白色粘土捏制成一定形状,再修整、晾干后,放入窑内经1 000℃烧制,待冷却后,上釉挂彩,再入窑焙烧至800℃即可。
唐三彩始见于唐高宗时,开元年间极为盛行,器物造型多样,色彩绚丽,到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
唐三彩在唐代时期作为随葬品使用,用于殉葬。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对唐三彩的关注增多,以及唐三彩复原工艺的发展,人们热衷于文房陈设,是馈赠亲友的良品。
唐三彩不仅在唐代国内风行一时,而且畅销海外。还在印度、日本、朝鲜、伊朗、伊拉克、埃及、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发现唐三彩。
自上世纪初唐三彩被发现以来,便受到中国以及世界艺术界的关注以后,不少专家纷纷把研究成果公诸于众。辨别真假唐三彩的文章也一篇篇见诸报端,这些文章繁荣了文化园地的同时,研究成果也被仿造者所利用,并仿造出一批批真假难辨的三彩器。道行不深的收藏者屡屡上当中招。究其原因,一方面它们在胎、釉、色彩、造型乃至内在的精神风格等方面,都几乎达到了完美境界,另一方面它们又具备了常见论及唐三彩文章中所列举的真品三彩的全部特征。可见高仿三彩确实仿到了相当的水平,没有火眼金睛则难辨真假。
唐三彩烧成温度最高约1100度左右,其制作工艺不算复杂,制作原料随处可见,胎釉配方早已公开,仿造高手人才辈出,有的还是唐三彩研究的专家。试想,行家运用现代技术"克隆"出来的仿品与真品还会有什么差别呢?回答是肯定的,真品三彩的基本特征,高仿三彩都具备了。可以说,相同点已经达到了99%以上,余下还不到1%的较为特殊的特征,是无法仿造的,因为这特殊之处惟有千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人力暂无力为之。
溯源文化馆近期精品区位展出了一对唐三彩人俑,藏品保存完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收藏品,这藏品将在澳门第三届博览会上亮相展出。
近年澳门艺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澳门东方典藏会展策划有限公司主办的。此次艺博会盛况,旨在澳门中西交融之城,回溯海内外文化传统,弘扬中华传统国粹文化。盛会获得多家知名媒体争相报道,其中包括:澳门广播电视台,澳亚卫视,澳门电台,澳门日报,力报,濠江日报,澳门焦点报,现代澳门日报,澳门晚报,澳门时报,澳门会展经济报,新华社等。第三届艺术博览会将继续走向澳门,由澳门中华慈善基金会、澳门东方典藏会展策划有限公司主办,定于2018年1月7日在澳门渔人码头展会中心展览,为期3天,吸引内地及港台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欧美等国家的各文化单位的领导亲临澳博会现场参观,每一位来自世界各地的vip收藏家,藏品做到了很好的曝光。部分藏品在拍卖前就被认购,甚至有一些藏品在展会上直接被藏家买走。后续在澳门美高梅赌场高级宴会厅更有系列慈善及拍卖活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