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咨询 2018-04-02 16:06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色,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康熙仿明弘治器
康仿弘治看治字,真品点水低台字。碟碗足圈低康仿,碟碗足高才弘治;
假品点水和台平,真假难过高手遇。
注解
康熙仿明弘治的产品多数在治字上出了毛病。真品治字三点水旁低于台字,仿品三点水旁和台字平齐,盘碗仿得足圈比真的低,碟碗圈足低是康熙的,弘治的碟碗圈足高。
图片来源雅昌网
北京保利十周年秋季拍卖会:成交价
(此件碗作斗笠式,敞口,斜壁,直圈足,全器以青花绘饰,口沿、足墙饰青花弦纹两道,碗壁以青花通景绘“岁寒三友”松、竹、梅,修竹清逸俊秀,寒梅傲雪欺霜,青松坚忍不拔,运笔丰富潇洒,生动自如,绘制因循章法,俨然水墨意态。布局严谨,画意流畅生动,笔触细腻,青花发色翠蓝浓艳,衬以如雪釉地,更显风骨。胎釉结合紧密,釉质细润莹白,与青花翠蓝之色互为映衬,相得益彰,遂成康熙青花独有之风貌。足底双圈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康仿宣德雪花蓝(酒蓝)
康仿宣德雪花蓝,仿品太精到有嫌。康熙发窑仿各代,注意鉴别严又严。
注解
康熙时期官方仿、民间也仿,要注意有的仿得太精致,有的仿得太粗,都要注意,宣德的吹釉酒蓝发色不太均、不太好。如果太均好就不对头。
清康熙 仿定窑白釉刻饕餮纹洗口瓶
北京翰海2000年秋季拍卖会
仿宋定窑及元明青花
康熙仿宋定窑器,竹刷泪痕不具备。白釉器品仿宣德,成化弘治万历汇。
仿出明代各朝器,两行六字来认对。
注解
康熙仿宋定窑器,没有仿出来竹刷纹和泪痕,这两个特点很重要,仿宣德、成化、弘治、万历的各种器件。但在仿器上都书写两行六字款,以款上可断出真假,可从胎底釉上断出真假,仿元代的青花,从底足和纹饰、胎釉上都不具备元青花的特点(如:元削足不规则,胎滑粗糙,纹饰画法如葫芦叶,青花用苏料有铁斑)都没有元代的韵味,可见这时期的仿品是一种寄托,不是假冒。
清康熙 仿永乐红釉模印暗刻龙纹高足碗
2010年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卖会:
藏品可送国内一线拍行可询《 一五三 七五四七 九七三一》
(观此红釉碗之形,高足鼓腹,碗壁逐渐外撇,器形华贵典雅,与永乐同款器别而二样;其通体施浓艳的郎窑红釉,釉质温润,纯净无瑕,亮丽匀净,内壁釉下隐约可见的两条印花龙纹,碗心模印“永乐年制”款,为仿明朝永乐时期的典型器物。其高足内白釉微微闪青,碗口沿及高足底部留一浅白釉,红白过渡自然,极富永乐时期的韵味,极为少见,弥足珍贵。)
康仿宣红出郎窑红
康仿宣红没仿成,仿出鸡血郎窑红;脱口垂足郎不流,牛毛开片非宣红。
注解
清代康熙朝时仿大量的宣德瓷器,在仿宣德红时没有仿成。结果由郎廷极仿出了郎窑红,郎窑红红如鸡血,釉中有牛毛纹,脱口垂足,白色灯草边。釉到足不流淌,这是削足削的有技巧,火候掌握得好,器物内外开片,没有写款,非常漂亮,,以后各朝从没仿制成功。
仿豇豆红
康熙豇豆红色美,各朝都仿难红美;发色不正底不对,古拙厚重难来给。
注解
康熙时仿宣豇豆红色很好,但后来仿得都不成功,发色都不正,有的底足不对,有的失去了康熙时的古朴。
康仿宣德蓝釉薄胎白瓷
康仿青花宣蓝瓷,各瓷都仿白胎瓷;仿品难仿苏料青,两行六字双圈值;
做为祭器古用品,仿品比宣更美实。
注解
仿宣德青花,但苏料难仿,仿各种白瓷,但仿器件的底都一定含有两行六字的圈款,从圈款上,从色料上可鉴别出真假,为宫内祭器,虽然大量仿造,但仿品存在的精细程度恰是假的标志,从青料、胎、釉、款上看仿品,始终是另类、不是真的。
清道光 仿永乐青花缠枝苜蓿花纹碗 (一对)
嘉德四季第49期拍卖会
藏品可送国内一线拍行可询《 一五三 七五四七 九七三一》
“大清道光年制”款、带座、带旧包装
道光彩瓷
道光精品慎德堂,彩瓷繁多宫廷样。五彩宫用龙凤碗,花碟虫草仕女常。
注解
道光的彩瓷精品是慎德堂制作的多,宫廷用五彩和粉彩画龙凤,特别是宫廷用的碗画得很美,器物上多画花蝶虫草仕女图纹,仿品失古朴、太繁密。
有些时代接近或后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于纹饰画法和胎釉原料前后相似,常常很不容易区分。例如永、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里绘三层纹饰,碗外绘四层纹饰,而且乍看胎釉也大致相象,都是撇口圈足。然而如仔细加以对比,便会发现他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碗腹下部收敛程度有所不同,即永乐碗腹较丰满,宣德碗腹微削。雍正时期所仿的成化青花撇口碗,也是在造型上存在着碗腹微削的缺点。这些细微的差别,是根据实物仿制时,因成型、烧窑等技术条件所限,或偶然忽略而造成的破绽(仿品的器形往往与真品器形或多或少都有所区别,因仿制时虽按真品原器制造,在未烧前与真器原形尽同,但经过高温烧成后,其形与真器原形在某些地方就有差别。这可能是由于原料的配制和提炼的精粗不一致,而经高温后纵横收缩膨胀的结果,为鉴别器形的关键)。至于有些仅凭传闻或只靠臆测而制成的仿品,如后世所仿的各式各样的所谓“永乐压手杯”之类,在造型上更是愈变愈奇(自嘉、万间开始越仿越大,甚至后来的已不成杯而变为大碗),只要见过真的实物,自然就不致妄断臆测。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