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 2018-03-16 17:05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名为“手艺农村”的展览引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产业界的关注。该展览集中展示了历时4年的“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的成果,突出体现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产业的有机联系。
小手艺大效益
“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显示,农村文化产业已经形成多元的产业模式,例如农民工笔画、年画等呈现出艺术化产业形态,中国结和土布纺织等形成家庭作坊式产业形态,草柳编织、桐杨木作等已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模式,在传承传统手艺文化的同时,总体上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及艺术创意、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在文化经济的整体架构中迎来了传统手艺的产业新生。
农村手艺产业主要采取“农户+中间人+经销公司”的生产组织形式,相对保留了传统手艺制作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时有效拓宽了市场渠道。例如,临沂柳编已广泛销往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2010年1至7月,山东省文化实物产品出口总额6.53亿美元,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仅草柳编工艺品一项即出口3.78亿美元,占全省总比例的57.8%。
“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项目负责人潘鲁生指出,通过实施产业带动战略,推动“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工贸结合”,促进手艺产业成为农村区域化的支柱产业,实现农村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协调发展,将进一步激发农村手工艺产业的意义和价值。
小手艺新理念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手工艺受农耕社会节俭观念的影响,往往以农作物或生活废弃物为原料,是对资源的再利用。
“农村手工艺产业”,具有就地取材、就地加工、量材为用以及能耗低、污染小、附加值高、收益多等特点,体现了生态、文化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倡导节约资源、创新产品、变废为宝,提倡对当代生活废弃物的开发与利用,注重突出手工艺产业的循环经济价值。这些都与现代社会提倡的低碳环保理念相契合。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