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新闻网 2018-03-12 17:00
在基本不增加钢铁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往钢中加入一定量稀土,即可显著提高钢的韧塑性及耐磨、耐热、耐蚀性。据了解,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发的稀土钢纯净化制备技术不仅显著提升钢铁品质,还将推动我国钢铁产业迈上全球价值链高端。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炼钢过程中加入一点点“钙片”,就能使原本优质的钢变得更加“坚强”。上世纪80年代,我国曾掀起稀土钢的研发和应用高潮,但是在钢中加入稀土后,钢的性能变得时好时坏,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也极易堵塞浇口,虽经多年攻关仍未能突破技术瓶颈,除少量钢种外,钢铁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几乎放弃了稀土的应用。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加工模拟研究团队在李依依院士、李殿中研究员的指导下发现,杂质是导致成分不均匀的主要根源,据此提出新的钢中缺陷形成机理,在行业内引起很大反响并迅速获得应用。此后,研究团队深入钢企实地考察,通过大量实验室研究和工程化试验,开发了商用稀土合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和稀土在钢中特殊加入技术,实现了在钢中添加稀土后的工艺顺行和性能稳定。
“如同一盆水中滴入一滴墨水,1吨钢只需加入200克左右的微量稀土,即可起到细化变质夹杂、深度净化钢液和强烈微合金化作用,大幅提升钢的韧塑性和疲劳寿命,使钢更加坚韧、耐热、耐磨、耐蚀,并且镧、铈等轻稀土的价格低于镍、钼、铌等贵金属,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会增加钢企成本。”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李殿中研究员介绍。
目前,包头钢铁集团利用这项纯净化制备技术,已创造稀土钢千吨连浇记录,工艺顺行稳定,这对稀土钢在我国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具有标志性意义。此外,鞍钢集团、本钢集团、西宁特钢、西王特钢、湖北新冶钢等十余家大型钢铁企业已利用该项技术在30多个品种钢中进行了7万余吨的批量生产试验。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