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全解读

今日头条     2018-03-08 15:26

作为最古老的行业之一,造纸业的技术迭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进展缓慢。近年来,得益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造纸行业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面临结构性紧缩趋势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行业效益全面下滑,造纸业必须重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和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造纸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全解读

一、造纸业发展特点

◆ 技术密集

造纸工业投资60%以上是设备投资,自动化程度高于一般制造业,现代化的控制系统、机电仪设备、润滑系统在造纸设备的应用比比皆是。一台现代化的大型纸机,幅宽最宽10米左右,速度达到每分钟1800米左右,而实验纸机可以达到近3000米/分,可以设想在这种速度和幅宽下,众多辊子保持线速度一致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 资金密集

世界造纸工业每百美元产值占用资产154美元,同冶金、石油、化工相近,我国每年进口浆板和废纸占用的外汇排在石油和钢铁后,远高于其它行业,人民币的每次升值对于股市上的造纸板块属于利好早已为大家熟知。

◆ 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纸品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与国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基本同步,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则高于GDP的增长。

◆ 规模效益

造纸工业设备投入大,固定成本高,造纸企业只有不断扩大规模,才能在市场竞争和各种原材料的采购上取得话语权和主动权,扩大规模是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最有效的手段。

◆ 受资源约束

造纸工业属于原材料工业,对纤维来源的依赖性极高,拿我国钢铁行业来说,每年与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的谈判对其影响都极大。世界上主要的制浆造纸国家原料资源都比较丰富,如美国、加拿大、芬兰等国90%以上采用木浆造纸,其森林覆盖率都位居世界前列。原料问题恰恰是我国造纸发展的软肋,也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制约国内各造纸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 受绿色环保产品约束

造纸所用原料及最终产品是可再生、可回收和再利用的,因此也决定了纸张这种产品是符合未来世界对环保产品的要求的。欧美的“绿色供应链”、“低碳变革”、日本的零排放等新产品设计理念不断兴起,造纸业的绿色化发展目标已成为共识。

造纸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全解读

二、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挑战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造纸行业带来巨大影响,芬兰造纸咨询公司雅戈贝利曾经预测,中国造纸保持强劲增长可以持续到2020年,而实际在2013年,甚至2012年造纸迅猛的势头就出现了停滞的趋势。

纸出文行远,除了生活上使用部分纸张外,纸张历来是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人们生活以及具有娱乐、教育等诸多功能。而在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获得更加容易和便捷,且速度大大加快,因而纸质媒体也渡过了其全盛发展时期,面临着逐步退出媒体中心地位的尴尬,造纸企业再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根据市场预测进行大批量生产,用高水平库存应对市场需求。

未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将渗透、融入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全过程,推动生产过程的重大变革。同时,数字化技术将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数字化平台技术是实现数字制造的载体,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平台不断涌现,迫切要求造纸企业要善于充分利用各种新的数字化平台,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

造纸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全解读

三、我国制浆造纸装备水平迈上新台阶

“造纸4.0”概念,旨在提升整个造纸工艺流程的生产效率、能力和质量,使造纸过程变得更加智能、高效、节能和可持续,助力造纸行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浆造纸装备伴随着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成功地为制浆造纸行业提供各种纸机、纸板机、生活纸机和分切、涂布、包装及备料、制浆、碱回收等成套装备和生产线,初步形成了配套体系完整、门类齐全的现代生产体系。

近10年来,我国造纸装备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创新成果,如自主研发的幅宽5600毫米、车速每分钟1200米-1500米的文化纸机;幅宽5600毫米、车速每分钟800米的纸板机;幅宽4800毫米、车速每分钟800米的涂布白板纸机;年产60万吨-150万吨的化学木浆大型双辊挤浆机,特别是泉林纸业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非木纤维立式连蒸器顺利投产。所有这些说明了我国造纸装备制造业具备了向世界第二方阵冲刺的基础和条件。

回顾我国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曲折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打基础、初步完成装备制造业产业布局的阶段,形成上海、西安、辽阳三大主机厂布局,在上世纪60年代成功生产3150新闻纸机。第二个阶段是在原国家经贸委、国家轻工业局主导推动下,通过近10项技贸项目的实施,在关键装备和领域缩小了与国外先进装备的差距,打下了快速发展的基础。第三个阶段是目前快速发展和赶超阶段。

我国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投入不足,和国际上安德里兹、美卓、福伊特三大造纸装备巨头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装备是工艺技术的载体,也是工艺和技术的集中体现,同时制浆造纸装备又是超大型的机电一体化和智能集成设备,要求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并要求在高速运转条件下实现高可靠性,是技术密集的高端制造业,也是一个国家装备制造能力和实力的体现。因此,我国必须高起点谋划装备工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赶超进程,瞄准国际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第二方阵目标,大力实施高端化和赶超、跨越战略。

造纸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全解读

四、如何应对产业变革的挑战

一是依靠技术进步,坚持用更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打造技术、装备新优势,把 “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以关键技术、设备和重点项目为突破口,提高重点装备自主化水平。一批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带动轻工业基础能力建设的全面提升。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全行业创新体系建设。

二是重视搭建大数据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在行业龙头企业建设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挖掘分析和智能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和业务流程,通过大数据实现产品和市场的长期动态跟踪、预测与监督。对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资金利用率、能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资本替代人工、人才红利等进行综合统筹优化,使之综合效益最大化。

三是制定行业标准,提升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联盟标准,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四是要进一步转换盈利模式,培养新的利润源,提高盈利水平。企业通过网络将价值链和生产过程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产业分工更加注重专业化和精细化。加快产业链延伸,加快单纯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的转变。

造纸业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全解读

当前造纸工业正出现结构性紧缩趋势,面临增长阶段转换和增长动力转换,造纸工业正进入发展关键期。但也出现了难得赶超的发展契机,使我们有机会同世界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紧跟科技最新动态,把握发展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造纸工业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上迈上新台阶。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