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尚吹动陇中新春

农民日报     2018-03-07 16:35

  “以前,每逢过年都是亲戚朋友围坐在火炉旁,喝着冰糖大枣茶,品着美酒佳肴;现在拜年有了新形式,草根春晚越来越热闹……”狗年新春,记者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农村走访时,感受到一股与以往大不相同的过年新风尚。

  新风拂农家

  站在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壑岘,极目远眺,一层层五线谱式的水平梯田,一座座光亮夺目的日光温室,一排排宽敞明亮的新农村建筑,展示着旱塬新韵。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的人们生活十分贫困,“穿着救济的黄衣裳,吃着谷菜糠,年年盼望丰收年,岁岁饿得心发慌”是大坪乃至陇中农村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今,大坪村庄稼人有了新生活。干净整洁的水泥硬化院落、各类时新家具、超大屏幕彩电、手机、小轿车,这些城里人的“标配”早已进入寻常农家。暖棚圈舍养殖、新型能源沼气池、电磁炉、节柴炉、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得到普及推广。

  记者走进大坪村刘玉秀家时,一家人正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

  “以前粗茶淡饭能吃饱就不错了,哪里像现在天天跟过年一样。”

  “现在时代变了,一天更比一天好。电磁炉、电冰箱、抽油烟机、太阳能热水器都用上了,和城里人一样洗上了热水澡。”

  71岁老党员刘玉秀亲身经历了上世纪大坪村“战天斗地、改土造田”,是大坪村发展变迁的见证者、实践者。每年春节她都要向全家人讲述大坪人修梯田、打水窖,治理水土流失的故事,为的是让后辈儿孙不忘过去,用辛勤双手创造美好新生活。

  拜年追求新时尚

  今年新春,安定区石峡湾乡石峡湾社和清水村的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年礼”:安定区委宣传部的干部职工们按照陇中地区的传统,给他们家里送去了中堂、条幅、四扇屏等书法作品,让这个新春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收获意外“惊喜”的不只石峡湾社和清水村的贫困户。定西金九月供销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和技术员赶在节前专门深入各个村社,慰问48个村级服务社及2018年新确定的380户科技示范户,向他们每户免费送去两袋马铃薯、玉米或蔬菜、药材测土配方专用肥,并集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这样的新春“大礼包”实实在在温暖了农户的心窝。

  记者走访时发现,如今当地送文化拜年的形式很受欢迎,合作社给社员拜年、帮扶单位给贫困户拜年也获得群众点赞。

  草根春晚受青睐

  “今年,我们镇罗川村正月初一办的‘村晚’,营坊村初三办的晚会,铧尖村初六办的广场舞大赛,都热闹得很……”在安定区西巩驿镇,当地一位村民高兴地说。如今过年,草根春晚为农村添足了浓浓的年味,忙了一年的庄稼人和外出工作、上学读书的年轻人登上舞台,一起欢欢喜喜过春节。

  “年年有春晚,年年有惊喜。”西巩驿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2016年春节两个“90后”女孩杨晓娥、席娅莉在西巩驿镇自发组织“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西巩驿古驿站迎春联欢会”以来,草根春晚一直受青睐,镇里能歌善舞的群众年年盼春晚,晚会也是一年更比一年火。如今,包括草根春晚在内的春节文化大餐,让当地的节日新风变得越来越浓郁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