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启动“食品安全月”强力打击内部食安渎职行为

今日头条     2018-03-06 17:08

3月初,饿了么宣布启动一年一度的“食品安全月”,在全平台开展食安隐患自查自纠。今年的食品安全月,除了加大对违规商户的打击力度,平台还主动出击,集中调查并通报了一批近日在食安问题上存在渎职行为的员工。

首批通报名单中包括7起案件,均为内部人员协助资质不合格商户利用虚假证照上线平台。其中北京和上海各2起,武汉、杭州、广州各1起,涉事人员分别被予以移交司法机关、辞退、警告等不同程度的处理,部分被辞退人员甚至被纳入行业不诚信黑名单,被限制重新从事相关职业。

本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由饿了么廉正中心主导,中心成立两年多以来,专事打击内部人员违规、渎职等行为。自2016年饿了么把食品安全写进企业价值观以来,个别内部员工协助违规餐厅套证、制作假证等严重渎职行为成为廉正中心打击的重点对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在数起被通报的案件中,以员工胡某及商家邹某联合造假一案为典型案例。2017年,饿了么合规部门通过商家资质复核,发现多家餐厅利用虚假证照图片上线平台。在迅速下架相关餐厅同时,廉正中心介入开展调查,查实内部员工胡某网购多张虚假证照图片,帮助违规商户在饿了么平台上线。鉴于胡某行为涉嫌犯罪,廉正中心将其移送公安机关,并在后续协助公安机关成功抓捕制售虚假证照图片的邹某。日前,胡某和邹某因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的刑罚。

廉正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针对涉及食品安全的渎职行为,平台已落实了三道“紧箍咒”:

首先,廉正中心有面向全社会的畅通举报渠道,包括在客服热线设立的专门举报绿色通道和24*7在线的廉正邮箱jubao@ele.me,有关食品安全渎职的举报,将由专人受理,限时回复;其次,根据企业内部管理规定,凡涉及食品安全的违规行为,不论情节轻重,一律予以辞退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还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最后,对情节特别严重的食品安全违规行为,最多可追究当事人以上三级领导管理责任。

三项措施从外部监督、事后处分、内部管理方面完善了平台的廉正机制,促进员工自觉遵守食品安全工作规范。据廉正中心统计,自措施落地以来,食品安全渎职案件显著下降,平台食安形势向好。

与廉正机制相配套,食品安全月内,平台将进一步理顺内部职能,建立起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压缩食品安全渎职现象的生存空间。此外,如新型安全餐具推广、外卖原材料公示制度等多项食品安全举措,也将在接下来一个月陆续施行。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