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废纸造纸已成为国造纸行业的发展趋势

Feijiu网     2018-03-01 15:38

废纸是中国造纸产业最主要原材料废纸具有可循环利用、成本低廉等优势,利用废纸造纸已成为我国造纸行业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国造纸协会数据测算,2016年废纸浆占造纸原料比例为64.6%,废纸已成为造纸第一原料。废纸行业从2005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历了从小微回收商横行到区域性回收龙头、大型纸厂全品种、全链条布局的过程。国家十分重视废纸的回收体系建设,相继制定了多项标准和法规推动我国废纸回收体系规范化发展。
 
废纸的生命循环遵循“回收—生产—消费”流程作为利用频率最高的可再生资源,废纸会经历多次回收、生产、消费的循环。废纸的供需逻辑也围绕这一循环展开:下游产品消费决定生产需求与回收量,上游回收水平决定废纸与生产需求的差距派生进口废纸需求。
 
国产废纸:回收标准尚未统一,下游纸厂主导价格走向国家政策标准不断细化,但我国尚未产生一个全行业认可的、统一的国产废纸回收标准体系。在国废市场,下游纸厂拥有较大的议价权,上游回收厂商、废纸贸易商根据纸厂各自标准和报价进行供货。国废供需以造纸行业景气度为核心,市场参与者根据纸厂开工情况以及废纸回收水平进行报价与供货。
 
进口废纸:整体增速趋缓,美废依旧称王我国进口废纸增速呈下降趋势,近年来保持较低水平。随着废纸回收处理水平不断提升,国废对外废特别是欧废、日废的替代不断提高。国内大型纸厂出于性价比考虑,近年来逐步提升国废比重。在废纸进口趋淡的背景下,美废依然强势,因其具有高纤维强度、高得料率的特点,国废替代性不足,仍受各大纸厂青睐。
 
国产废纸影响外废走势,价格中枢上移,进口废纸短期难以被完全替代中国为全球最大废纸进口国,影响外废价格走势。国内废纸回收体系建立健全短期难以完成,各纸厂自定标准局面或将延续,基于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成本端压力,国废价格中枢或逐步上移。废纸进口监管不断趋严,中国已正式通知WTO,将在2017年底前紧急禁止未经分拣的废纸等固体废物入境,受此限制影响的进口废纸总量约600万吨,因国内废纸回收率短期难以大幅提升,我们认为此限制不会导致外废进口骤减,外废供应商可通过提高废纸标准等途径降低新政影响,考虑进口废纸质量提升可提高废纸得浆率,有望利好国内废纸利用企业降成本。 风险提示:废纸自给率提升缓慢,进口废纸配额制度变动,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导致行业下游需求再度陷入低迷。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