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手写版 印刷版里也有故事

新浪新闻     2018-02-27 16:48

吉祥如意天赐福,平安和睦地生辉”这是老孙家的主屋春联,自孙爷爷去世后,老孙家的春联就开始从手写版本汇入印刷体春联的大流中,近四五年下来,内容和样式大同小异,都是一些祝福富贵祥和平安的词语,但细看今年的春联,内容虽还是千篇一律,但厚厚的一沓和每副春联下端的Logo却也显示出今年老孙家的变化。

小家变大家

儿女不多亲人却不少

虽说年味儿淡了,但农村老家热闹却不减。在苏北农村,到了年三十,年夜饭还是沿袭老传统,从上午开始,众人齐伸手,热热闹闹地在家里吃一顿丰盛的大餐(午餐)。吃完饭,女人们洗刷刷,男人和孩子开始在灰白的砖瓦墙上贴上簇新的大红春联。据家里老人们讲,贴春联是为了迎财神,只有贴上春联的家门,财神才会进来。财神一般会在大年初一开始光顾各家各户,春联贴得太早、时间太长,怕被风吹跑了;贴得太迟,又怕赶不上财神,所以一般都会选在年三十,全家人都在的情况下,齐心协力,共同把春联结结实实地贴好。

“今年的十几副春联,都是侄女送过来的,就买了几副挂廊(方言)。”看着贴好的春联,老孙格外的开心。在当地银行上班的侄女因为靠得近,老孙家经常能收到银行发的一些福利,虽然都是一些小物件,但却是侄女的一片孝心。60后的老孙结婚那会儿正赶上计划生育,儿女少了,于是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和自己的子女区别也就小了,齐刷刷都是一家人。

旧屋改造

几十年老房子有了现代感

“屋内用透明胶带,屋外风大,用糨糊靠谱。”老孙忙着指挥着,这边高了,那边低了。今年老楼房换了新面貌,从里到外加起来将近16扇门,新改造的大玻璃窗,让老房子有了现代感。房子变大了,对联贴起来也颇费了番工夫,全家老老小小齐动手,忙活了将近个把小时。

老宅因为有孙奶奶坐镇,不管是远嫁出门的姑娘,还是成家立业的孙子、孙女,每逢春节,总是要回来住上一段时间。老孙家从年初二开始一直到初五总会迎来几拨外姓的亲戚,老人们聊聊身体,年轻人谈谈工作,孩子们聚在一起,放个鞭炮什么的。

>>延伸阅读

二郎神故里楹联藏美德

与水亲近,与神结缘。在连云港灌南母亲河灌河河口,2014年5月,苏北鲁南地区最大的道教场所二郎神文化遗址公园成功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是“淮海西游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景区,依水而建。

“救母劈山,曾让桃山添虎势,斩蛟治水,不容灌水起鲸波。”这副楹联由中书协现任主任张海先生书写,内容颂扬了杨二郎的两种品德,即劈山救母的孝道和斩蛟治水、造福百姓的信节。中间的“杨二郎故里”的匾额由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老先生题写。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