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汉服做发簪 舟山这位90后姑娘有点特别 新蓝网 2018-02-27 16:38
对现代女性而言,发簪是一个很古老的名词,但在看古装剧时,我们却总能被它点缀出的精致效果折服。
一枚别致的发簪,配上典雅的长裙,即便性格再外向的女性,都能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古典美人。不过,你可知道制作一枚别致的发簪,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意、足够长的制作时间以及足够多的精力?
在舟山普陀,就有一位热衷簪子制作的90后女孩——沈洁琼。
2013年,从学校毕业的沈洁琼在一家公司做网编,可没多久她便辞职,开始做起了发簪。
说起第一次制作发簪的事,沈洁琼满脸欣喜。当时她做了两枚分别名为“水风轻”“月露冷”的发簪,然后将发簪的照片在网上发布,不料一时间引来了许多粉丝,这让她成为了发簪小网红。
之后,她便以“凉小娘子”为名开始了发簪制作生涯。喜爱她的人都亲切地称她“小凉子”。
要把零散的配件变成一枚精致的簪子,至少需要数小时甚至好几天,为此,小凉子经常废寝忘食。
在小凉子的房间,摆满了各种完工的簪子,每一枚都很精致,每一枚都让人爱不释手。她说,这些都是她的心头肉,即便是最简单的簪子,上面用到的珠子、簪棍、发梳、花片、花托等都是她从市场上精挑细选买来后,花时间花精力制作完成的。
“现在有不少人找我来定制,但大多发簪的款式我都只做一件。”小凉子说,为了让自己做的发簪与众不同,她在原料选择、花色搭配、固定美化等制作工艺上要求极为严苛。只要稍有不满意,即便是刚刚完工的簪子,她都会毫不犹豫拆了重做,这一来,几乎每一枚发簪都是独一无二的。
簪子越来越多,小凉子便开起了网店,专卖自己的精美手作。
因为做发簪,她爱上了汉服,也结识了舟山市汉服协会中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2015年她穿起了汉服,除了参加各类汉服活动,平日出门她也穿。
接触汉服发簪久了,小凉子也越来越喜欢汉文化,并且开始制作璎珞、耳环等各种相关配饰。
问其穿着汉服上街是否会尴尬,小凉子笑着说:“汉服是汉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它、喜欢它。”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