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2018-02-27 16:25
继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后,上海戏剧学院2018本科招生专业考试也在昨天上午拉开序幕。首个开考的表演 (戏剧影视) 专业一向是“艺考”的大热门,上戏今年共迎来6300多名考生竞争50个名额,和全国几大专业艺术院校一样,报考人数一年赛过一年。
近年来,“以培养什么样的演员”来决定“招什么样的学生”正逐渐成为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培养艺术人才的目标更为明确。“艺术院校不需要‘高颜低能儿’,表演系也不是差生收拢队,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学霸’愿意来考表演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对记者说,艺术观念健康、综合素质优异的演艺新生代,才足以撑起中国银幕和舞台的未来。
最难的一关,是敢于袒露真实自我
今年起,00后已经成为“艺考”的主力军。昨天清晨八点不到,上戏考场门外已经人气爆棚,不少是从全国各地拖着行李箱而来的考生和家长。表演系初试分为朗诵、声乐和形体三部分,要求考生“素颜、朴素着装”,考官告诉记者,“发现应考者化妆,肯定会相应减掉一些分数”。
掩盖真实的何尝只是化妆、整容这些“手段”。不问不知道,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考生,十之八九都有过考前培训的经历,甚至有些应考朗诵篇目都是培训班老师帮忙定的,问起谁是篇目作者? 考生一脸茫然。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以“艺考培训班”“突击班”为名目的中短期培训课程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越是临近考试,价格越是水涨船高,一期培训下来至少花费四五万。更有甚者,一些打出“保过”字眼的机构要价高达数十万,令人咂舌。
那么,天价的考前培训真的有效吗?一位高年级学生告诉记者:“拿着培训班教的东西去考一般的学校是不成问题的,但若想考名校,还真要把培训班教的东西放下、再放下、全部放下,回到自己的内心。”“某些考前培训班教给考生的不过是一些套路,机械地去模拟一些动作、表情,掩盖了他们身上大量的真实,但表演艺术的本质却是个性的。”这种“克隆式”的表演方法与挖掘表演人才的宗旨恰好背道而驰,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何雁坦言:“我们想要的是天然的、坦率的,真正有灵气的学生。”所以,“艺考”最难的一关,是敢于袒露真实的自我,“演员好比是一块块材料,因物塑形,但在拥抱千变万化的角色之前,首先要坦陈地面对真实的自己,把自己的心尽可能地打开”。
为什么中国罕见“学霸型”明星
上海戏剧学院着重考察考生的“三力”———感受力、创作力和想象力,这是一个演员是否具有可塑性的必要条件。初试结束后,还有二试“即兴表演”和三试“表演工作坊”的考验等待着他们,将掩藏在应试技巧下考生的真实素质层层剥离出来。尤其是三试环节,改变传统的学生单向表演、评委打分的方式,通过模拟“教与学”的环境,让考生们在类似上课的环境中,自然表露其内在的艺术修为和艺术天赋,从而进一步挑选出优质人才。
近几年,全国各大专业艺术院校在招生录取中都相应提高了文化课分数线,或提高了文化课成绩的参考比重。而在今年的“春招”中,上戏对表演专业学生的语文和英语单科成绩也提出“必须达到100分以上”的要求。专业课不再是衡量艺术生能力的唯一砝码,相反,文化课成为了艺考的关键。“这条分数线将逐渐拉高。”上戏招生办主任刘志新说。
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将是艺术类专业院校未来的发展趋势。“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决定了一个学生日后能有多大的发展。”黄昌勇说,“为什么中国罕见‘学霸型’明星? 这个问题与艺术类专业招考体制、人才培养的模式机制均有很大的关联,值得深思。”
“从演员的知识结构来说,中国真的没几个‘小雀斑’。”何雁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在从影从艺之前,是剑桥三一学院艺术史系的优等生。像他这样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学霸”明星在好莱坞可以列出一长串,休·格兰特、弗莱迪·海默、詹姆斯·弗兰克、詹妮弗·康奈利、丹·史蒂文斯、汤姆·希德勒斯顿、杰克·吉伦哈尔、爱德华·诺顿、朱迪·福斯特、娜塔莉·波特曼……代表了英美独特的明星“产出”体系,在很多综合性大学中,表演是作为一门选修课存在。一台音乐剧表演中,演员的学科背景五花八门。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杨绍林,在数十年里见证了很多演员的成长。“表演是个经验活儿。揣摩角色,走进角色的最好途径是什么?一,离不开书本;二,离不开生活。”知识面越是渊博,理解角色越是透彻,便越是具备拓展表演的各种可能性。
“新生代的演员,应该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他们将是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出色的综合素质和强大的学习能力的人才。”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主任王洛勇说,他们应该像医生、律师的职业一样得到尊敬和信赖。
本报讯 (记者姜方) 开业近九年的上海城市剧院将迎来首次修缮。大型滑稽戏 《皇帝勿急急太监》 作为修缮前的最后一场演出,于前天登台城市剧院。开演之前,剧场举办“新春长乐,艺术常在”主题活动,邀请市民写对联、猜灯谜、倾听民乐音乐会,剧院变身新春市集,处处洋溢着年味。
当天,来自闵行区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们挥毫泼墨,向每一位到来的观众书赠新年祝福;灯笼高挂,猜灯谜的人们或驻足思考,或互相商讨;茉莉花民族乐团身着新春华服,演奏了 《春节序曲》 等多首民乐经典。当晚登台城市剧院的滑稽戏 《皇帝勿急急太监》,情节以“人民公园相亲角”为起点展开,聚焦了两代人之间的婚恋观差异。舞台上的相亲角误会百出,充满欢声笑语;舞台下的相亲角人头攒动,气氛和谐融洽。
灯谜竞猜活动人气兴旺,灯笼下门庭若市。“三足大怪物,牙齿几十颗,肚里吐钢丝,嘴里会唱歌(谜底:钢琴)。”“哆来咪发喜相逢(谜底:音乐会)。”原来,这些灯谜的谜底,预告了城市剧院在修缮后将上演的各类演出内容。此外,在剧院特设的留言板上,写满观众的不舍与期待。“作为闵行人,对自己家门前的艺术殿堂即将要修整感到很不舍,也祝福上海城市剧院可以焕然一新。”一张张饱含祝福的便签纸,组成大大的“再会”二字,也表达了剧院与观众之间深厚的情谊。
城市剧院此次修缮包括音响、灯光、机械系统等项目,旨在为观众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体验与设备支持,并将以新的面貌迎接2019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修整后的音响系统,不仅能确保在演出时声音的稳定和纯净,更保证了在观众厅每一角落都能听到“无损”的音效。其次,所有硬件都将做大幅度升级。剧院中1037个座位都会得到翻新;剧院内墙、音罩、台阶、大厅空调系统也将进行修缮。器材安全性、便捷性和节能性亦为此次修缮的重点。如灯光设备将从原先高损耗、高热量的传统灯具,更新为LED新型灯具。
接下来半年多的修缮期间,上海城市剧院以“共筑文化家园,同享城市之光”为主题,将举行一系列艺术惠民品牌公益活动,把音乐、舞蹈、戏剧等带进闵行区各大社区、学校、企业、商城及公益机构等。据悉,重新开业后的剧院将带来“城市乐章”室内乐系列音乐会、“舞蹈季”系列演出等,以更精彩的演出迎接更多热爱艺术的观众。
军事理论家曾言:若想要和平,便应了解战争———是为《红海行动》注脚之一。
该片上映首日,排片仅11%,院线经理们的顾虑如出一辙,“它文戏有限、满眼残酷,太‘反春节档’了”。但很快,观众诚实地投票。这部从也门撤侨开讲、把浓墨重彩留给反恐战斗的影片,从上映第七天起后来居上,连续领跑单日票房。至昨日,上映11天票房接近23亿元。而且,口口相传的好评里,“蛟龙突击队”是春节档最值得称颂的英雄,“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荣膺整个档期最帅台词。
残酷的外表下,是什么吸引了观众? 编剧冯骥斩钉截铁:“虽有血腥和残忍的镜头,但影片核心是反战的。”它所印证的其实是人们传诵了千万遍的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普通观众说得更感性些:“没有诸如‘蛟龙’那样的中国军人,没有与战火血肉相连、无法团圆的他们,又何来眼下平安喜乐的节日以及节日里的我们。”
从某种角度看,那残酷真实如许,恰是反战的银幕宣言。
银幕点燃人们对国家和军队油然而生的爱戴和敬意
从红海险滩到黄沙漫卷之下,退海盗、撤侨、救人质、瓦解恐怖组织阴谋,“蛟龙突击队”的使命层层加码,秒秒之间隔离生与死。专业化的战斗场景呈现,固然是军事影片迷的心头好,但猫眼和艺恩数据双双显示,《红海行动》 的观众群里,女性占据半数以上。无论是否能分清迫击炮和火箭炮,都无碍“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
有评论说,《红海行动》 击中人心的不只是影片的“燃”,更是现实的“真”。就电影论电影,这是品质与口碑、口碑与票房的双重默契。若站在国家进步的高度,影片里“蛟龙”所获得的赞叹,更像是生活在“强起来”背景下的中国人民,对国家和军队油然而生的爱戴和敬意。
许多观众在走出影院后一头扎进互联网,他们渴望回顾真实的也门撤侨事件,更渴望了解片中这支“蛟龙突击队”在现实世界的峥嵘样貌。汇拢过来的事实更坚定了观众所信———世界愈纷乱,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新西兰地震撤侨等,愈是会告诉世人:无论你身处何地,遭遇何种险境,祖国都能带你安全回家。那是中国的人民子弟兵用生命守护生命,用生命捍卫国家荣誉的大写青春。
影片策划人周振天说:“也门撤侨时固然没有如此激烈的枪战,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海外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包括陆军、武警、维和部队等,我们的战友确实牺牲过。所以在影片创作时各方面有个共识,不妨用极致的艺术手段,去还原人民军队执行海外任务过程中所作出巨大贡献的真实。”这一初衷对应在片中,化作临沂舰舰长的台词:“他们一定都听说过‘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就是为什么,影片里极少煽情,观众却会记住队长杨锐冲破枪林弹雨进入中国侨民被困区域后的简单话语:
“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前四个字表明身份,后七个字一诺千金,自有一股凛然不可犯的强硬气质。
时间有限的文戏,余韵却是最动人的沙场真情
138分钟的影片,炮火连天不会少于100分钟。极致压缩的文戏空间,人们很容易用一句话来解释:真实战场里,一切的儿女情长都是多余。事实如此,却也不止于此。仔细咂摸有限的文戏,余韵里有着最动人的沙场真情。
机枪手佟莉与张天德的生死诀别,被观众评为“头号泪点”。来不及说出口的情愫固然引人唏嘘,但观众若从未与人物建立认同,此后的共情无从谈起。回到如同急行军的影片叙事里,不难发现,导演林超贤在战斗中交待了两人的个性底色。佟莉,女蛟龙,突击队不可或缺的八分之一。她用身体掩护过无辜平民,也被队长无限信任“佟莉,压着他们打”———战场上,她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特种兵。张天德,战友口中的“石头”,吃糖是他抵御疼痛的自我暗示———原来硬汉的武装下,藏有一颗天真的心。防弹衣里的小秘密,提前让观众看清“石头”的心思;并肩作战的间歇,一颗糖埋下可能是爱情的种子。当人物在观众心里生了根,后续的情愫才会叫人戳心戳肺。最后生死间,糖里有玻璃渣,也有血腥味,于“蛟龙”队员,并肩作战可能是最热烈的爱语,“我们回家”,如同最深情的告白。
事实上,若把目光投向全部八位“蛟龙”战士,哪怕赴汤蹈火时从来都是浑然一体,一旦炮火停歇,他们其实个性鲜明。杨锐,身为队长,他有情但不煽情。一开篇,原蛟龙一分队就折损了狙击手罗星,是杨锐一人扛下悲情,替其他战友建立屏障。副队长徐宏,身为拆弹专家,他冷静但又热血。迫击炮轰炸过后,是他把戴着戒指的断指归还“原主”,替炮火中殒灭的生命掬一把黄土。通讯兵庄羽,看似小队里最待成长的一员,最后一刻若没有他撑着残肢连上器材,等待战友的命运很可能是集体掩埋在了血色黄沙中。医疗兵陆琛,他怎会不知,将一枚即将爆炸的手雷仍出窗外,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还有顾顺和李懂,谁来牵制敌人,谁甘愿自当靶子,即便一度互相较劲,但到战场上哪个不是以命相交。
这或许就是影片最能通达人心的高明之处:它不彰显个人英雄主义,不用女性装点“颜值”,它允许无畏无惧的军人们在主旋律影片里流血牺牲,它甚至给小分队的多数成员安排了各自的性格弱点。但正是大银幕上这群面目清晰的人,这群贴近真实的人,用残酷来宣示反战———如此可爱的中国军人,从不好战,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