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国家战略看仪器仪表行业发展

OFweek     2018-02-27 16:18

中国目前的地域发展很不均衡,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与发展,西部、东北等滞后发展区域也将得到关注与发展,对于仪器行业而言,区域发展引发的市场潜力无限,2017年的好粮油项目让国内外仪器厂商、渠道商嗅到了巨大的商机。

四.中国的供给水平远低于市场需求

中国总体的供给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因此需求水平这么高,供给水平这么低,要尽快提高供给水平,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仪器行业目前整体薄弱,提升自我研发能力,加上互联网时代的产业分工细化,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十年实现对赛默飞、岛津、安捷伦等国外品牌的弯道超车。

提高供给水平只有两条道路,第一条道路就是自我研发,第二条道路就是拿来主义,两者相辅相成,并不是互相矛盾的,自我研发的核心就是体制机制,体制机制中有很多东西,最重要的部分是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

五.如何解决仪器行业供应链金融瓶颈

仪器行业大量的中小企业以及渠道商基本是找不到融资。大部分银行不敢给小企业贷款的原因是小企业发展好了,银行也只能拿那么一点利息,发展不好就是不良贷款,不符合经济规律。如何将供应链金融服务落地于行业,如何解决仪器行业厂商、渠道商的资金困境是“仪商汇”企业研究院正在思考探讨的问题。

六.对外投资要看国内发展方向

中国的对外投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用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何乐而不为,日本实行现代化过程中一部分也是靠收购。

中国从2015年来对外投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科技、制造业、消费类位居前三,投资之后带回来推动产业的升级过程才能成就自我。从海外投资热点的转移可以看到中国经济本身的转型,原来是简单粗暴出口加工,后来转化成为一个支持本国的内需增长和产业升级的模式,这是一个深刻的变化。

七.海外并购有助于中国仪器制造业转型和产业升级

中国的企业如果能够用好海外收购的话,能给自己带来一个非常大的优势。中国十几年海外并购翻了很多倍,仪器行业的天美、海能、东西、聚光等企业也在加速收购步伐,仪器行业海外收购也在逐年增加。

天美收购的瑞士普利赛斯天平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原来的普利赛斯天平只覆盖欧洲市场,因为被中国人收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上海天美生产,市场覆盖了中国市场和东南亚市场,这些背后的理念,最核心的是双赢。因为我们有这么大纵深的市场,我们有条件。

八.中美经济紧密合作对标发展

中国目前的对标是美国,美国100年的演进从农业为主到制造业为主,到今天服务业为主,中国过去35年虽然过程没有它那么长,但是显现出非常相似的趋势,说明很多经济规律是一致的。

相对美国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是落后一段时间,使得中美之间的互补空间巨大,可以有很多共赢空间。前天与中惠普胡总聊天,提到参观安捷伦工厂,感受到巨大的差距,不仅仅是硬件的差距,更多的管理理念,对待生产检测工艺的严谨程度也是国产仪器企业所不能望及相背的。

中国仪器行业要想发展,就得走出去,看国外同业是怎样发展的,国外市场是怎样发展的,国外用户是怎样要求的,去年郭台铭到美国威斯康星投资100亿美元,有人说是不是另一个曹德旺。但实际上是一个双赢,一方面确实帮助了美国中西部的工人阶级增加工作机会,另一方面,郭台铭到全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园区,跟美国的业界相互竞争,他的水平就上去了,从低端加工走向中高端制造业,况且他离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者市场美国市场的运输半径缩短,降低保护主义阻力,还减免了30亿美元的税收等等,是一个双赢,中国仪器任重而道远。

中国的产业升级也需要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因为制造业对中国的产业升级很重要,我们的共享单车超过了美国,确实是的,因为我们有人口规模,它本身是一个商业模式。我国的光谱仪器在低端市场也有了一定的占有率,但核心部件呢,几乎全部被国外厂商垄断。产业升级更多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及新材料、新工艺升级。

中国的“一带一路”核心是新型的全球化,传统的全球化是西方主导的,它的主要问题是零和游戏、涸泽而渔、一蹴而就、简单粗暴。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时候,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有增量,中国的崛起是让世界受益,是可持续的,有心胸,有发展空间,我们的发展才是真正可持续的,才能够真正实现和平崛起。仪商汇企业研究院认为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布局全球发展是企业未来的重要战略规划之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