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2018-02-26 16:27
一张“人皮面具”可以让你瞬间“变脸”。有媒体报道说,近来,我国警方破获的多起案件显示,原本用来娱乐消遣的“人皮面具”屡次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干扰破案的一种手段。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人皮面具”只存在于武侠小说中,是高手们行走江湖的绝招。但是,现实生活中,“人皮面具”仿真度达到95%以上,材料是医用硅胶,厚度只有0.1毫米,可戴在脸上十几个小时,戴上后还可以正常说话、吃饭,几乎跟没戴面具一样。而且,最为可怕的是,在网上可以轻易地买到。虽然许多商家打出免责声明,称“人皮面具”只用于娱乐、聚会、演出、影视特效、收藏而不得用于其他任何形式的犯罪活动等,但是谁能保证不被人所利用。
当然,小马飞刀在此不能简单地推断出“工具有罪论”。就如同现在电信诈骗非常多,为了防止电信诈骗,就不让老百姓打电话。理不是这个理,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如果预防,要有一定的手段来防止可能的犯罪行为的发生。可是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按有关管理规定,“人皮面具”还属于玩具范畴,而我国禁止销售的玩具只有两种:具有杀伤力的枪支弹药和威胁人体健康的玩具。
小马飞刀承认,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现在“人皮面具”的潜在危险已开始显现,法律就不能再装聋作哑了。如果说,立法需要时间,能不能先出台规定,管起来,不要有制度上的真空。比如说,把“人皮面具”列入特殊商品行列,强制要求生产厂家对面具建立完善档案,使每个面具有独立产品信息,顾客购买时登记身份;比如说,制定相应的遗弃、挂失、外借、销毁等制度,确保“人皮面具”不会被用在违法行为之中。在不少欧美国家,对于佩戴面具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少国家规定在特定场合佩戴面具属于违法行为。如在美国,很多州都规定公共场合没有正当理由不允许佩戴面具,纽约州甚至规定即使私人聚会佩戴面具也要经过警方许可。
|
有些事,关键看你想不想管,如果想管,肯定有办法,买把菜刀都要搞个“实名制”又不是什么新闻。当然,“实名制”之后的管理跟进更重要。买手机卡、上网吧、发快递……许多的“实名制”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又是谁的问题。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