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环保大数据用起来

中国环境报     2018-01-25 15:30

当前,很多地方都在加强大数据建设,硬件、软件都越来越完善,但是应用和共享方面还有欠缺。笔者认为,各地环保部门应加强大数据应用,推动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从环评、试运行、验收,到各项督察、污染源普查,环保可以说是一个“数据密集型”部门。不管是大气、水、土壤等常见数据,还是噪声、辐射等冷门数据,都是作出相关决策的依据。因此,环保部门具有收集大数据的条件,同时也应该推动大数据应用和共享。

  过去,很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存在底数不清的问题,导致政府决策比较为难。有了大数据,就为精准施策打下了基础。在环保领域,通过大数据应用,政府可以回头检视政策是否还存在不尽合理、不够完善的方面,可以发现企业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到位。相关企业和单位用好大数据,就可以判断出自身环保水平如何,哪些工艺可以提升。通过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发现群众信访投诉的热点行业和区域,解决好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问题。

  大数据除了加强应用,还应实现共享。比如,放射源要异地使用,企业需要层层申请盖章,且难以避免异地使用过程中无资质人员操作情况的出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行业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数据信息库。异地放射源使用,完全可以借助环保大数据与公安、卫生等部门数据信息进行动态比对,实时掌握放射源移动以及异地工作人员安全防护等状况。要打破部门间、行业间的障碍,实现信息联网共享。

  大数据的价值不应只体现在推动环境保护方面,还应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当前,一些地方产业、能源、运输结构不合理,本质上还是因为只算了经济账,而将环保账抛诸脑后。如果思路不更新、政策不调整,即使数据再全面,不过是电脑中的一个个数字而已。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