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的发展和内部结构

今日爆点     2018-01-02 09:29

 

主讲消音器,顺便做一期关于消音武器的专题。消音武器这种东西的应用源自于二战时期,世界上第一款消音器的设计者是H·P·马克沁(不是发明机枪的)有一个经典的故事,据说是罗斯福的好友拿了一个无声手枪,去找罗斯福,而当时罗斯福正在工作,于是它的好友在院子里连开了十枪都没人发现。等罗斯福处理完事情枪还微微的发热,罗斯福很惊讶并幽默的说“朋友,只有你有这样的身手能在白宫开枪。”

二战中英国率先使用了德·里斯勒微声卡宾枪(可以看做是发射.45ACP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枪机结构是一样的)和斯登消音冲锋枪,用于夜间突击和特殊任务(很多任务是暗杀和斩首行动,我觉得正是这些非正面战场的战斗催生了最早的特种部队)

消音斯登冲锋枪

而后德国和美国也陆续装备了消音武器用于各种行动,而发展至今出现了不同的结构但基本原理都相同。那就是在有限的空间中将枪口的高压气体层层缓冲下来,使其尽可能少的喷出消音器,最基本的结构类似于竹子,一根钢管中间一层层钢片(不是棉花是钢片)

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结构,都是为了更好的锁住声音

枪口产生的爆炸声的本质是空气的震动,而把震动尽可能锁在在消音器中,减少漏出去的震动(也就是声音)这就是消音武器的原理。

而因为消音器直接接触枪口高温气体,而且里面比较薄,所以不能长时间连续的使用,如果给机枪装上,长时间连续开火就会是这样的后果

这是连续发射700发的样子

而还有一些枪他们不完全依靠枪口的消音,他们把注意了转移到了子弹上,比如对消音和穿甲迷之执着的苏系武器,供特种部队使用的武器中有一类武器使用的子弹是消音子弹sp-4

这种弹壳里有一个活塞,把弹头装在子弹壳的内部在击发子弹时弹壳里的活塞向前运动推动子弹前向而活塞运动到终点时会卡在弹壳而口处把高压气体封在弹壳里达到消音的目的

可以看到弹头是平的

击发后的子弹可以看到活塞

但这种子弹威力不足只能对付无护甲目标,但是由于其特别的用途(偷袭暗杀),也算是比较成功的新式武器了,这些基本就是消音武器的全部了,如有补充欢迎评论

喜欢本文就点赞关注吧

枪炮的轰鸣是最美的管弦乐,我们是铁与火的演奏者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