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2017-12-22 11:44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日前,在“2017年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启动暨中国建筑管廊创新技术发布会”上,中国建筑宣布启动2017年10项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并发布城市综合管廊创新技术。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空间巨大
据介绍,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总体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区际交通骨干网络,城市群之间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完善,在城市群内部建设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以普通公路为基础,有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快速交通运输网络。
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将继续推进以铁路、公路客运站和机场等为主的综合客运枢纽,以铁路和公路货运场站、港口和机场等为主的综合货运枢纽建设,优化布局,提升功能。
同时,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路技术等级、通行能力和铁路覆盖率,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服务水平。
预计到2020年末,普通铁路网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快速铁路网基本覆盖5万以上人口城市,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约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约3万公里;布局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达到50个左右,总里程将达7000公里左右。
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到2030年还有2.6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待建,10万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需要改造升级。
根据全国机场建设规划(2015-2020)测算,“十三五”期间国内将新建运输机场40-60个,以机场为核心,高铁、地铁、市政路、轻轨为配套的综合交通枢纽约20个,预计年投资额将超过2400亿元。因此,未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启动基础设施创新专项行动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建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投资建造了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随着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快速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三大战略的强力引领,中国建筑基础设施得到了跨越发展,业务覆盖高速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隧道桥梁、机场站房、能源核电、市政管网、水工港务等几乎全部基础建设领域,承接的高难度、大体量基础设施项目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的支撑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业务的迅猛发展,2017年中国建筑启动了基础设施科技攻关与创新专项行动计划,以创新能力提升、重点领域技术突破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通过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业务科技管理体系,持续加大基础设施领域科研投入,构建并完善企业基础设施标准体系,进一步发挥基础设施科技示范工程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工程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基础设施工程“绿色化、智能化、工业化”建造。
据悉,针对基础设施的研发方向和工程特点,今年中国建筑新增加了10项基础设施领域科技创新示范工程。这些示范工程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示范推广性好,在示范工程的实施上。一方面,强化研发立项与工程结合,对工程履约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基础上,以形成在中国建筑范围内可广泛应用的技术储备为目的,将研发与示范全面结合,实现研、用密切互动。
据了解,这些科技示范工程将从超前技术储备、关键技术突破、成套技术总结三个层面承担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研发创新任务,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能力。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