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

源于网络     2017-12-20 09:57

  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精神,加快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呈现新的特点,重要矿产“三率”达标率不断提升,矿产资源利用方式有效转变,循环利用产品供给增加。

  矿山开发利用达标率提升,生产结构优化。重要矿产“三率”达标率不断提升。2015年,四成以上煤矿采取回采率超过85%,六成铁矿山回采率超过85%,半数以上有色金属矿山的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超过85%。

  技术创新和模式优化,有效转变矿产资源利用方式。截至目前,国土资源部已分批优选并推广了210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共同开展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也已形成了5大资源开发和4大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新模式,探索矿业转型和资源利用方式新路径。此外,为构建矿产开发利用标准体系,国土资源部先后发布27个矿种“三率”最低指标要求,划定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最低要求”和节约与综合利用“红线”。矿山技术、模式创新和“红线”划定,带动了综合利用效率显著提升。首先,在矿产资源开采品位逐渐降低,资源开采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开采回采率稳中有升。其次,在资源选别难度加大的同时,选矿回收水平总体向好。

  合理利用二次资源,促进了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2009~2015年,尾矿利用率从12%增加到19%左右,呈逐年增加趋势。目前矿山空场充填是尾矿利用的重要方式,占尾矿利用总量的53%。未来,尾矿中有用元素回收后规模化利用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此外,废旧金属回收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2014年,再生有色金属主要品种(铜、铝、铅、锌)总产量约为965万吨,同比增长5.1%。目前,社会累计沉淀的废旧金属约100亿吨,这些二次资源的循环利用潜力巨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