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钢迈上全球价值链高端

中国有色金属报     2017-12-12 11:07

  如果说,“钢中天然含稀土”是对我国钢产品属性的高度涵盖,那么“更坚、更韧、更强”则是对我国稀土钢特性的全面刻画。

  近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信息显示,在基本不增加钢铁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在钢中加入一定量稀土元素,即可显著提高钢的韧塑性及耐磨、耐热、耐蚀性,这种稀土钢纯净化制备技术显著提升了钢铁品质,推动我国钢铁产业迈上了全球价值链高端。

  稀土被人们称为“工业维生素”,稀土钢是指含有一定数量镧、铈等稀土元素的钢,加入稀土元素可显著提高钢的韧塑性及耐磨、耐热、耐蚀性,此前其应用技术是我国钢铁行业长久没有解决的难题。

  近20年来,稀土元素在钢中的应用工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我国稀土资源丰富,钢材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为稀土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国内已研发出了包括铜磷系列耐候钢、锰铌系列低合金高强度钢、X系列管线钢、重轨钢、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模具钢、工程机械用钢、低碳微合金深冲钢、不锈钢和耐热钢等在内的80多个含稀土钢号。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稀土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期。工信部发布的《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发展实施为契机,在继续落实好《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与稀土产业关联度高的《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大力发展稀土高端应用,加快稀土行业转型升级。

  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对其基础产业——材料制造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发展要求。“经验指导实验”的传统材料研发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材料研发需求。发展高效率、低成本的材料研发新模式是大力推动包括稀土钢在内的材料发展,支撑先进制造和高新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

  有人算过一笔账,我国的稀土钢产量若能达到3500万吨/年,那么,每年可消耗混合稀土(以过剩的镧、铈为主)2.1万吨。从这个角度来看,发展稀土钢不但可以促进钢铁产业升级,还可以实现稀土元素的综合利用,对促进稀土行业健康发展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稀土产业作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潜力巨大。下一步,我国应该实施“稀土+”战略,不再走依赖卖原材料的老路子,在加大稀土钢的开发方面做文章,促进稀土钢由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战略优势,形成稀土产业链与钢铁产业链相互支持、良性互动的格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