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热火锅的发热包真能炸?

华商报     2017-12-12 10:32

  寒冷的冬天里,一份热腾腾的美食有着特殊的诱惑,漂亮的气球也会点亮人们的心情。可是在此必须要提醒大家,在享受美食和浪漫的同时,可千万别忘了防火安全。

  商家对发热包具体成分无具体说明,但加水后都产生热量和气体,如果不按说明操作确有爆炸危险

  近日,自热火锅等自热食品走俏市场,不少便利店、连锁超市都有“自热火锅到货”的宣传海报。与此同时,因自热食品引发的安全隐患也多次被媒体提及。

  今年3月,一名网友的自热火锅,竟然使1厘米厚的玻璃餐桌碎裂。11月,一名在美中国留学生吃家人寄来的牛肉“自热火锅”时,触发了校园的警报系统,致使全校疏散。

  “自热火锅”加热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触发警告?会不会引发实质性的危险?

  记者从市场购买5种自热食品,其中自热火锅的价格分别为19元、24.9元、38元,自热米饭的价格分别为14.5元和15.99元。记者看到,5种样品都有详细的操作方法简介,有的样品不仅外包装有,还内附专页图文介绍操作方法,以及“加热时请放在防烫桌面上使用”、“请勿撕开发热包”、“儿童勿独立操作”等警示。

  发热包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如果没有完全按照说明操作会怎么样?华商报记者见证了3组特定条件下的实验。

  实验准备:3种自热火锅、2种自热米饭

  实验地点:西安市公安消防支队雁塔大队世家星城中队

  实验人员:

  世家星城消防中队指导员李鹏飞、战斗一班班长韩耀刚、器材车班长刘斌

  实验步骤:

  实验一:检验食材过量加水,但堵塞出气口会发生什么情况

  1、打开盒子,取出蔬菜包调料包和发热包;

  2、将食材放入上层拖盒,加冷水时超过最高水位线;

  3、撕开发热包外袋,将内附水包倒入;

  4、盖上托盒盖,将预留的出气口内外都用透明胶带封住;

  5、用红外测温仪测试温度、观察反应;

  实验二:检验食材按说明加水,但堵塞出气口会发生什么情况

  1、分别打开一份自热火锅、一份自热的米饭盒子,取出食材包和发热包;

  2、将食材放入上层拖盒,按说明加水;

  3、撕开发热包外袋,将内附水包倒入;

  4、盖上托盒盖,将预留的出气口从外侧用透明胶带封住;

  5、用红外测温仪测试温度、观察反应;

  实验三:检验发热包破损或被撕开后,加水会发生什么情况

  1、撕开一份自热火锅和一份自热米饭中的发热包,将其中发热物质分别倒入2个质地不同的矿泉水瓶中;

  2、向瓶中注水至没过发热物质,盖上瓶盖并摇匀

  3、用红外测温仪测试温度、观察反应

  实验结果:

  实验一 12分钟后,测得温度为60 ,托盒内食材夹生,下层托盒温度为80 。出气口尽管被封住,也未出现气体冲出掀开盖子的情况,但撕开胶带,出气口冒出的蒸汽已觉烫手;

  实验二 4分钟后,测得自热米饭温度为88 ,自热火锅温度为90 。盒内不断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3分钟时,盒内气体已将2个托盒的顶盖掀起;

  实验三 当少许水灌进质地较软的矿泉水瓶,封口,瓶内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2分钟后,瓶内水面开始升高,白色气体将瓶体底部逐渐撑大最终成圆球状,“嘭”一声爆裂成两半;另一个质地较硬的矿泉水瓶,也发生同样的反应,最终被炸成两段和一些碎片。灰色粘稠物体混合白色小颗粒散落一地。

  >>专家解读

  自热包特定条件下可爆炸

  市民应严格按操作说明使用

  某教研中心主任说:“自热食品的发热包可能有三种成分。一种是白色粉末状的生石灰(氧化钙),遇水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热,但水温一般只能达到60—80 左右;另一种可能是铁粉、铝粉、镁粉、炭粉和盐,遇水后发生原电池反应,铁粉、铝粉、镁粉作为电池负极,炭粉作为电池正极,盐溶于水后充当电解质溶液,空气参与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加热物体,升温可达150 ,蒸汽温度可达200 。第三种可能是在第二种的基础上加入石灰粉末,这种加热反应会更剧烈,且产生大量气体。”

  主任认为,实验一当中测得的温度为60 ,发热包的发热物质应为生石灰(氧化钙);实验二当中测得的温度较高,发热包的发热物质应为铁粉、铝粉、镁粉、炭粉和盐;实验三中因有生石灰,铝和生石灰发生反应,封口的矿泉水瓶中突然产生大量氢气,无法释放,瓶内压力增大后发生爆炸。

  至于此前网络流传的中国留学生食用自热火锅引发报警系统,国外有媒体称是有一氧化碳,廖传珠则认为不太可能是一氧化碳。“目前,家用的天然气报警系统名为 燃气报警器 ,任何可燃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都有可能报警。我认为引发报警系统的应是氢气。产生一氧化碳需要燃烧反应,温度至少要达到500 ,发热包的温度达不到。”

  西安市第26中学化学教师刘平认为,如果发热包中的发热物质含有铝、镁、生石灰等与水反应,则可能产生氢气;若发热物质中含有活性炭,木炭粉可能与氧气反应产生少量一氧化碳。“若在较狭小或密闭的空间内,一氧化碳和易燃易爆的氢气都有可能引发天然气报警系统。”刘平说,“若聚餐时选择的自热火锅食品的人数较多时,建议尽量保持屋内空气流通,并打开抽油烟机或换气扇等。”

  记者看到,5种样品中的发热包上均仅有注意事项、储存条件等,未标明发热物质的成分。另外,在某网站上单独出售的发热包,都没有标明具体成分。

  西安市公安消防支队雁塔大队世家星城中队指导员李鹏飞说:“上述实验都是在特定条件进行的,但展示了自热食品中发热包的 威力 。在此提醒市民使用自热食品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说明,把透气孔打开,且尽量放置于隔热垫上,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