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2017-12-12 10:09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煽除雾霾方案”专利发明申请引发广泛关注。很多网友质疑:几百万人甚至上几千万人一起扇雾霾不具操作性,这样的“发明”有些天方夜谭。
最近,相关记者注意到,该专利申请日期为2017年3月4日,申请人为杜某,申请公布日期为2017年7月4日,整个申请加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共计22页,案件状态为“等待实审请求”。该发明主要内容是:人工扇除雾霾可产生非常强大的风力和风量。当遇到雾霾天气时,相关部门可组织区域内的人民手持“除霾扇”在相同的时间内向相同的方向扇动,一起进行“造风运动”,从而迫使带有雾霾颗粒的空气流动起来,将雾霾移出该区域。方案称,该发明具有成本低、效果显著的特点,并且不会二次环境污染。
以北京为例:如果有1500万人参加为扇除雾霾而进行的造风运动,并在相同的时间内向相同的方向扇动除霾扇,则可建立起强大的风压,迫使带有雾霾颗粒的空气向同一方向流动起来,在1小时内至少可将10800亿立方米的空气定向推移1米,等同于把40米高、20公里长、20公里宽的地面低层空气顺着风向,在1小时内定向推移68公里。而北京市城区的面积只有396平方公里(相当于20公里长、20公里宽),这种风力足够将首都刚刚形成的轻度雾霾移出北京城,并避免重度雾霾发生。
该消息一经媒体报道,网上立刻炸开了锅。绝大部分网友认为该发明过于天真,完全不具操作性。有网友称:北京1500万人向一个方向把霾扇向河北省,可是河北人口有7000多万,如果河北人也人手一把除霾扇,把北京的霾连同河北的霾都扇回北京……这是比人口的游戏啊!还有网友说,雾霾吹走了就不在了?你这是在害人啊。还有网友近似恶搞地说,或许全人类每人拿把扇子同一方向扇可以改变地球转速……
对于杜某的专利申请,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说,这个发明纯属异想天开,没有科学依据也不具有可操作性,把它当成笑话即可。同时组织几百万人甚至上千万人一起扇霾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政府采纳他的建议也组织不了那么多人。该专利申请通过实审的可能性不大,“即使通过了实质审查也说明不了什么,一项专利不具有可操作性,没人用,等于是废掉了。”
VOCs回收处理装置以活性炭纤维(ACF)作为吸收剂,处理各类工厂或设备排放的含有有机溶剂(VOC)的废气,将其中的VOC变成液体进行分离,并进行回收再利用。
全温程变压吸附方法能够对不同浓度VOCs有机尾气脱除回收,有机尾气进入变压吸附浓缩工序,操作压力为0.1~0.6Mpa,温度60~150℃,经过FTrPSA方法处理后VOCs浓度降至100ppm以下,解吸后的VOCs浓缩气经过加压后进入到VOCs回收工序进一步浓缩和回收VOCs;由此实现了含高浓度VOCs尾气全浓度、全组分回收,且同时实现了能量充分利用的节能型回收,此方法大幅度地降低了蒸汽、电、循环水的能耗,有效地脱除VOCs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解决了现有技术处理深度不够,不能有效脱除VOCs和存在的能耗高、成本高以及装置寿命短等难题,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尾气有机物浓度、组分含量参差不齐的局限性。
全温程变压吸附是一种以变压吸附为基础的方法,利用不同物料组分本身在不同压力与温度下的吸附分离系数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性,采取牺牲少许吸附效果但易于解吸的中高温操作或易于吸附的低温操作来分离和提纯各种气体的方法。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经过长期的探索,专注研究VOC气体净化设备长达一年的时间,对该设备的净化原理以及使用操作做了很详细的专业课件,能够让每一个客户或者企业都能很好很快的使用。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