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2017-11-21 17:36
“垃圾分类后,垃圾利用率就高了,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嵊州市建设局副局长丁海鸥表示,近年来,嵊州市垃圾处理工作紧跟省市级步伐,本着“以人为本、生态为重”的原则,新建重大垃圾处理设施,加快启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我市垃圾处理向“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方向快速发展,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健康平稳发展。
“垃圾分类前期,我们作了充分的宣传准备,并通过分发垃圾桶、垃圾袋等方式推广垃圾分类。”丁海鸥介绍,嵊州市垃圾分类工作分阶段实施:6月至8月为集中攻坚阶段,要求各级各部门做好垃圾分类设备、设施的购置,科学合理设置垃圾投放点;9月到11月为垃圾分类巩固提升阶段,完善分类投放、收运、处置体系,提升垃圾分类智能化、市场化试点工作; 12月开始进入强化阶段,通过强化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综合协调、检查指导、督促考核等统筹工作,促进垃圾分类工作。
经过前期努力,嵊州市城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垃圾分类小区共发放入户垃圾桶5万多只,公共区域更换分类垃圾桶2100多只,每个小区配备了宣传屏风、荣誉榜。同时,在雍景园、江南春城、滨江城市花园、鹿鸣花苑4个小区试点垃圾分类智能化工作。
为更好利用垃圾,嵊州市建设局还积极开展实施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工作。今年已落实好绍兴顺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进行定期回收利用;对有害垃圾,现暂由环卫处收集,在城东中转站临时堆放,厨余垃圾则由环卫处安排的压缩车进行收集,直接运往填埋场单独填埋,现已配备分类标识清楚的厨余垃圾压缩车7辆、八桶车5辆。截至目前,市区62个垃圾分类小区,建设局、机关事务局等60余家企事业单位已完成分类垃圾桶配备工作,城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到53%。
在做好城区垃圾分类的同时,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也取得成效。目前完成基础设施设备配备的行政村数量已达60个,共计更换240L分类垃圾桶约2300只,发放35L农户分类垃圾桶约18000只。甘霖、长乐、城南新区(三江街道)、鹿山街道等乡镇、街道正在进行村庄保洁、清运的招标,以市场化方式,改变原有的垃圾收集、清运模式,切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任重道远,它有利于资源再利用,有利于环境治理,意义重大。”丁海鸥说,在做好城乡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垃圾分类的末端处置也在加紧进行中。目前建筑垃圾消纳场已初步完成选址,分别位于高新园区(三界镇)、剡湖街道漩泽墅村北侧、鹿山街道江夏村南侧。餐厨垃圾处置中心项目正进行招标控制价测算中;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设施建设,已要求各乡镇选取建设点,争取在全市新建20处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设施。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