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2017-11-15 17:06
从建国初期最常用的书信联系为主、电报为辅到电话、手机,我国的通讯工具经过了怎样的发展里程?又留下了怎样的时代烙印?一起来看看吧!
20世纪50至70年代,人们交流以书信为主,电报为辅。
20世纪80年代,手摇电话机、老式轮盘拨号电话问世。
1982年,北京出现中国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紧接着磁卡电话机、IC卡电话等各式的公用电话开始遍布北京的街头巷尾。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少数家庭出现固定电话机。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出现寻呼机(BP机),2005年退出市场。
1992年,被称“大哥大”的模拟手机登场,4年后退场。
20世纪90年代末,手机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手机也从身份的象征变成了人们随身携带的必需品。
2005年出现小灵通,被称为“移动的固话”,因单向收费而受民众喜欢,2011年退场。
2007年,随着3G网络的出现,智能手机开始登场,聊微信,移动支付,网购越来越便捷,手机变成人们不可或缺的“伴侣”。2013年,我国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