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仪器迎来更大市场空间 环境监测向网格化智能化发展

网络     2017-11-13 17:15

上收后,国控环境监测站将由环境保护部直接管理,省控站的监测工作则上收到省或直辖市的环保部门负责。这将催生地方政府对准确、有效、高质量环境监测设备的需求。

  第一,新增监测指标提升行业预期。国家环境政策的趋严,使环境监测指标不断增加。

  2012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根据环境保护部2015年11月4日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污水处理厂控制污染物将由原来的62项增加到103项,规模范围扩大了66%。

  我国大气污染物控制指标也在增加。从最初的5项指标到全系列数10种品类,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到PM2.5,越来越多污染物被新增到监测目标中。

  新增指标监测需要开展仪器设备安装、数据质量控制、专业人员培训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将为环境检测企业带来相当的利润空间。

  第二,挥发性有机物(VOCs)打开监测百亿空间。2015年6月发布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要求对石油化工和包装印刷两个行业作为试点征收VOCs排污费。2015年8月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首次将VOCs纳入监管范围,明确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应当符合质量标准或者要求。

  通过向VOCs排放企业征收排污费将对积极治理的企业进行奖励,同时对消极治理的企业进行高额收费作为变相惩罚。这一做法不仅可以增加地方财政对VOCs行业的整治投入,还可以充分发挥排污费的杠杆作用对企业进行效果较好的激励。

  按照此前《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对于全国共计1311个VOCs重点治理企业,假设都可以按照上海市的政策力度推行VOCs监测(重点治理企业28个,补贴企业2000个)比例来估算,VOCs监测设备在污染源端有望实现最高9.36万台。按照污染源单套监测设备50万元估算,市场空间将达468亿元。

  第三,地下水监测近百亿空间。地下水监测难度大,技术壁垒较高。根据《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要求,到2020年,全面监控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升,地下水污染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由水利部、国土资源部联合申报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5年4月19日获得批复,现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国土资源部将建设超过1万个地下水监测站点,31个省级地下水监测中心和信息节点,改建两个地下水均衡试验场、1个地下水与海平面综合监测站。

  其中,新建监测站点7235个,改建监测站点2868个。按照单个站点建设成本平均100万元,改建成本平均50万元,省级地下水检测中心建设成本平均500万元计算,未来地下水监测市场空间将达约86.69亿元。

  监测站点下沉增加需求弹性

  流域治理需要设备实时监测,未来还将实现网格化在线连续监测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水利部2012年联合发布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要求,到2015年重点流域总体水质由中度污染改善到轻度污染,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2010年比例为59.9%),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降低8个百分点(2010年为16.4%)。虽然流域治理受政策重视程度高,但效果并不理想。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