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戴假发 唐朝时期的假发竟需要韩国女性来进贡

互动百科     2017-10-24 15:10

  假发对于现在来说是全民流行的风尚,有人戴假发是为了改变造型,有人为了遮挡自己的缺点......其实不止是现在,假发在古代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在古代关于假发的记载有不少,所谓爱美之心,人人有之,假发在古代也是一种流行。

  中国对假发的最早使用大约可以追溯到周朝,《诗经·鄘风·君子偕老》有“鬒发如云,不屑髢也”,其中鬒的意思是人工接长的头发,即假发。

  但古代假发的来源很是有限,其中一种是贫贱妇女售卖自己的头发以换取生活所需。古人卖头发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世说新语》里,东晋陶侃的母亲为了帮儿子办事筹钱而出售了自己的长发。

髡刑

  还有一种就是从犯人那剥夺。髡刑,中国上古五刑之一,是一种将人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是一种耻辱刑。髡刑源于周,王族中犯宫刑者,以髡代宫,即断长发为短发,主要流行于中国古代夏商周到东汉。在古代,人们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对头发看得非常重,因此这个刑罚对他们来说也是残酷无比的。

  不过,说到假发的来源,还有一种来源比较特别,那就是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女性经常给中原进贡头发。唐朝时期,朝鲜女性向中国进贡的头发最多。

  我们都知道唐代女子爱美,社会风气开放,这些唐女追求“高髻”,但有的人自己的头发长度和厚度有限,这也不难解释为何当初进贡的头发那么多了。据史书记载,中唐时大量人发从中国东北和朝鲜送至长安,其中一项用途就是用来制造假发髻,名为义髻。

网络配图

  在当时,她们向唐朝进贡头发,和对外贸易差不多,咸通十年,新罗进贡的头发有两种尺寸,一种是四尺五寸长的头发,价值五十两,一种是三尺五寸长的头发,价值三百两。但唐朝并不是免费收取这些朝鲜女子的秀发,而是会用更加值钱的东西来赏赐她们。

  到了后齐时期,《集异记》记载说,后齐有妇人剪掉自己头发,而戴上更好看的假发,状如飞鸟。为了美,她们也是很拼的。

  不光在中国古代,在西方文明中,被称为“perukes”的假发也曾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中风靡一时。

网络配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