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棉花40年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

棉花协会     2017-06-08 15:10

  在6月8日召开的2017国际会议上,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做了题为“中国农业与农业政策的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主要对棉花40年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发表了看法。柯炳生表示,过去18年棉花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由一系列外部因素变化所致。一是中国加入WTO,主要影响了棉花的贸易、棉花的需求 (包括纺织品的出口),以及引领了整个国家的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二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人均GDP不断快速增长,拉动了纺织品需求进而拉动 对棉花的需求。三是农业生产成本地提高,主要体现在土地及劳动力成本。劳动力价格升高之后,难以降低增加的刚性特点使得未来机械化是农业发展地必然趋势。 四是政策的变化。五是科技创新,尤其是转基因技术,使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

  对未来棉花发展趋势,柯炳生表示要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影响因素 看。国际的因素是三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的变化影响对纺织品的需求。二是石油价格的变化,未来石油价格地持续走高或促使棉花的需求有所加大,另外随着经济 的发展,喜欢棉织品的还会是主流。三是贸易自由化进程,在世界上有一些潮流孤立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趋向又有所抬头,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中国棉花产 业发展的发展。国内因素大概有两个方面:短期内市场与补贴政策的影响,长期内是劳动力、土地等农业成本的影响。

  棉花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一是东部地区的面积会继续减少,产量会继续减少;二是若真正实现“脱钩补贴”政策,会对新疆棉花面积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棉花面积会趋于稳定或者有所下降, 而产量会稳定或略有上升;三是国内棉花总产会继续下降;技术进步(品种、机械化)会有重要减缓作用。在国际贸易方面,除了会继续大量进口棉花外,国内生产 能力下降和纺织品需求变化是最主要影响因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