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见证历史春秋吴越及百越地区青铜酒器,尊、卣、罍等

今日爆点     2017-09-22 14:33

 

动物形尊是商晚期开始出现的一种新的器型,西周早中期,一直流行,辽宁喀左曾经发现同样题材的鸭形尊,西周后期,一段时间的沉寂,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又开始出现以鹰鸟为主的动物形尊。

整个动物形尊的演化历程,一条艺术风格主线就是追求形象生动,典型就是春秋晚期的"子乍弄尊",形态逼真,细节刻画入微,羽翅的细致令人叹为观止。而这件吴越风格的鸭形尊的表现则又有所不同,鸭神态生动,比例匀称,着重表现重点细节,例如鸭头,尤其是嘴部,以及鸭的曲颈,鸭璞,而省略翅羽等,鸭身光素无纹,更体现鸭的形态优雅;而尊口部、颈部突起于鸭背,鸭腹即为尊腹,鸭双足及臀部下螺线支撑共同起圈足作用。这样的设计明显增大了尊的容积,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

商代出现的著名酒器卣,西周中期后少见,春秋时期,中原同样不见,但在吴越及百越地区,则又开始流行。器形承接西周早中期,纹饰则多地区特色,尤其是百越地区的蛇纹卣,湖南、广西等地多有出现。

此器盖顶四阿式钮,四条镂空扉棱,龙首提梁;器身及器腹以身上有鳞的卷体蛇纹为主纹饰,辅以蛙纹及小蛇纹,纹饰布局打破了中原地区追求线条流畅或者重复规整的风格,各类线条,各种组合,杂而不乱,隐隐有兽形显现,极有特色!

此器出土于河南固始侯古堆。侯古堆一号墓,一般认为是宋景公妹妹,吴国太子夫差的夫人勾夫人墓。

此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由于墓主人身份特殊,墓中器物属于中原地区还是吴越风格,常有争论,但这件兽纹三足壶属于吴越风格,基本共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从器型到纹饰,都体现了吴越青铜器的一种特殊风格--模拟变异,即模拟西周器物或者春秋中原器型或纹饰,但又根据自身审美观和文化理解,做出体现自己风格的变化,且吴越青铜器普遍器壁较薄,故给人的概念并非规整,而常显夸张,别具一格。

此壶大鼓腹,配小矮足,平肩之上一对环耳,搭配直颈,相得益彰。

主纹饰为独角兽,是楚地和吴越地区的特色纹饰,用细线勾勒,似书画描写,表现手法别具一格。

吴越地区亦多见中原地区常见的上小下粗双环耳圆壶,且常用浮雕鸟装饰。

此罍,兽形双耳套葫芦形环,三小矮足。最大的特点在腹部饰满交织套结成网格状的络纹,将腹部分成多小区,每个小区方格内饰简化蟠螭纹,状如密集的羽翅。这类纹饰是吴越地区独有。

吴越地区也出土了一些简化的觥,相较商觥,差距较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