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环保”塑料制品行业将遭遇滑铁卢

搜狐     2017-09-14 14:23

 

今年,环保督查在全国各地火热展开。督查力度也是不可小觑。今年可谓是“最严环保年”,老百姓、企业都不得不重视环保带来的影响。对于老百姓来说,环保为大家带来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空气质量。但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可能环保督查为他们带来的影响就比较大了。许多企业目前的状态还是有些许的凄凉,因环保而增加了失业率、造成物价上涨等消息我们在网络上并不少见。

冷静思考之下,最严环保将对于制品行业进行洗牌,甚至长远来看会导致行业两级分化。

1

就从聚乙烯农膜行业来看,目前我国农膜企业约千家,其中中小微企业数量占全部农膜企业的86%,而绝大多数企业是处在环保整治甚至关停范围内的,因此经过2017年的最严环保,行业可能会大换血,中小微企业损失惨重,中型以上企业也要劳民伤财后才能正常生产,当然这是最坏的情况下。经过了最坏的情况,环保之后最大的受益者将是中型以上生产企业,一方面中小微企业订单会逐步向中型以上企业转移;另一方面市场更加规范;最后,企业为提升竞争力也存在扩能的行为。

2

不过从另外一个逻辑来看,市场也存在两级分化的可能。目前中小微企业占比较大,最严环保之后,中小微企业损失惨重但不至于全军覆没,不言放弃的企业将会继续生产,届时最难受的将是处在中等水平的企业,一方面环保资质不符合要求,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竞争不足。这种情况下,将会促使中等企业继续扩能,或者是降低生产、人力及投资成本来做一个小型生产厂。当然可能也会存在其他逻辑,不过对于塑料原料行业而言影响不大,因为需求就在那里,不减还会继续小增。

近年来,聚乙烯需求平均增长率维持在7.5%,与GDP增速比较接近。且在国家禁止聚乙烯再生料进口一大利好之下,200多万吨的废料被拒之国门之外,若在完全替代的情况下,聚乙烯新料的需求量将会提升10%。因此最好情况下,聚乙烯新料的需求量将会提升17.5%。不过据了解具有进口资质的企业还是拥有进口权且政策从2018年初执行,另外国内再生料生产企业虽受环保打击但对于新料仍具备可替代性,因此保守预计2018年聚乙烯需求量至少增加10%。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