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建陶:壮士扼腕 精准转调 绿色发展

中国山东网     2017-09-05 14:16

 

 

     8月31日,在工业基础雄厚的淄川区罗村镇,记者看到,曾经一片沉寂的废弃矿坑经过挖填土石、平整土地之后,变身成了一片建设中的热土,一座座新厂房正在崛起,一条生态廊道正在铺就。这是淄川区正在建设中的淄博市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区。

  压缩产能 大浪淘沙

  淄川区是全国第二大建陶产区,素有“江北瓷都”之美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面对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层次偏低、节能环保压力增大等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2016年11月,淄川区制定出台20162017《淄川区建陶产业精准转调实施方案》,举全区之力、以壮士断腕之魄力强力推进建陶产业精准转调。

  经过一年多的升级改造、产业调整,完成精准转调的淄川建陶行业未来的走向逐渐清晰起来。调整前,淄川区有建陶企业152家,生产线265条,年产能6亿平方米,改造后,淄川区就地升级改造企业重组为20家,生产线49条,产能控制在1.37亿平方米。关停淘汰126家企业,204条生产线。并入园区管理3家企业8条生产线,入园企业9家,计划新上高档建陶生产线18条,园区产能控制在1亿平方米。

  严抓环保 绿色发展

  彩绘粉刷的砖墙、沿路成排的绿植、洒水车过后一股清新扑面而来……经过环保治理后的建陶企业,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变化。

  去年以来,淄川区累计投资3.8亿元,对就地提升改造建陶企业进行全面治理,企业全部达到改用天然气、外立面整治、安装脱硫脱硝设施实现污染物排放达标、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并联网运行再组织验收后方可恢复生产。

  据了解,经过环保治理后,2017年淄川区建陶行业预计削减燃煤72万吨,减少烟尘排放479吨、二氧化硫排放11000吨、氮氧化物排放3500吨。

  科技创新 永无止境

  2016年11月6日,电盾科技、统一陶瓷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美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同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清华大学的带领下,电盾科技、统一陶瓷开始了新一轮的科技大战。

  淄川区建陶发展注重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企业内涵式发展。依托“百名专家淄川行”,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加强合作力度,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目前,淄川区建陶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山东省著名商标6个,山东省名牌产品9个,4家院士工作站,18家省市级研发机构,2家省市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山东分院,即将挂牌山东省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为建陶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后盾。

  “下一步,淄川区着力建设淄博市建陶产业创新示范园‘一个园区’,高水平建设展示、交易、物流、研发、品牌‘五个中心’,培植‘十大龙头企业’和‘十个知名品牌’,促进建陶行业高端化、品牌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中国陶瓷名都’。”淄川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