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国外交》专题片反思仪器产业缺乏的“精髓品质”

中国化工仪器网     2017-09-04 15:57

  5年来,28次出访,飞行里程约57万公里,累计时长193天,足迹遍及五大洲、56个国家以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这是习总书记工作的微小缩影,同样见证着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放与成熟。细水长流、历久弥新,中国外交事业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是不断创新的、是兼怀天下的。

从《大国外交》专题片 反思仪器产业缺乏的“精髓品质”

  随着《大道之行》、《众行致远》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一轮热播风潮,《中流击水》、《穿云破雾》、《东方风来》、《美美与共》系列将依次推出。通过大型纪实勾勒出一个卓越的外交“蓝图”,传递一个和平友好的外交使命,展示一个雄厚崭新的外交形象。纪录片中娓娓道来的是一个逐步靠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综合影响力空前暴涨的实力大国,这也让国人不禁心生自豪。

  而中国责任、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声音汇聚一方,凝聚而来的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认同与建设,是对“一带一路”共建共享共赢的战略选择,更是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独特的贡献力所在。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国际战略,使之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是国家政府以及企业主体正全面实施的发展举措。

  独行快,众行远。持久长远的发展需要“百花齐放”。开放的世界决定了合作的必然,合作的目的在于最终的共赢。国家大步前行的“法宝”同样在科学仪器产业适用。处在仪器产业“外力不够,底气不足”的特殊时期,一些企业面临资金问题,一些企业面临创新问题,另外一些企业则缺少对销售策略的统筹规划。在此过程中,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单打独斗,更不能独善其身。如何携手共同迎战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难题,是首要之义。

  互信互利、互惠包容,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好合作伙伴的利益也很重要。仪器经销商、渠道商作为产业链条上重要的一份子,优质的产品质量及俱佳的品牌印象是他们拓展市场、赢占市场的本质因素。

  在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凸显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机遇强袭,发展依旧是硬道理。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工业4.0融合下所体现的分享经济的理念逐步渗透在仪器产业的各个环节,研发、生产、销售、市场拓展等“面面俱到”。当下,把握时代与市场契机至关重要,在推动产品向智能化、数字化、功能化、精密化趋势发展的同时,借助电子商务等勇拓营销渠道,以促使品牌更具特色优势。

  可以预见,行业内大企业抱团建立产业联盟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中小企业则可以通过优化整合资源,务实基础创新,清晰市场发展趋势,不盲从、不放弃;不断学习,勇于尝试,做积极主动的市场参与者与筑梦者,从而在竞争险峻的市场夹缝中谋生存求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