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如何炼成?专家培训冬奥组委摄影服务

腾讯     2017-08-09 15:33

“大片”如何炼成?专家培训冬奥组委摄影服务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梦遥)每届奥运会上,奥运健儿们现场拼搏的图片总能引发全世界的关注,并左右着人们对本届奥运会的印象和评价。要炼成这些“大片”,离不开奥运主办方和场馆的前期准备,诸如摄影位置、灯光照明、气候环境等都会影响到一幅摄影作品。8月8日,国际奥组委摄影顾问、近四届夏奥会和冬奥会摄影指南作者彼得·查尔斯受北京冬奥组委之邀,前来介绍冬奥会的摄影服务工作。

  彼得向参与培训的各奥运场馆设计团队和摄影师们介绍了所有比赛项目的摄影位置和设施需求。以花样滑冰为例,“如果能拍好花样滑冰,拍摄奥运会就没有问题了,而花样滑冰中摄影位置的需求永远都供不应求”,彼得说,在以往的奥运赛事中,花样滑冰比赛现场的摄影位置是200个,冰场周边另有50个位置,花样滑冰运动员为了更好地展示技巧,在做各种动作时往往会有意朝向裁判席,因此最好的摄影位置就是在裁判席后面。

  此外,位于冰场两边的摄影师需要一块30厘米高的平台,以保证他们站在上面能够完整拍到运动员的脚。比赛中对内场摄影师的着装和行为规范也有规定,比如必须穿着黑色服装,以免造成视觉干扰,同时不能将任何设备伸过围栏等,不能遮挡转播摄像镜头等。

  对于为何要开展这项培训,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徐济成告诉新京报记者,所有奥运会的筹备工作都需要培训,目前冬奥会正在做的是基础规划,在这个阶段要考虑比赛中所有客户群体的需求,并且将这些需求在场地空间、位置和流线中体现出来;此外服务也要考虑到位,比如提供多少个摄影位置、如何布置等,“就像平时我们搬家装修一样,要先事先周密规划一下。”

  而在整个奥运场馆建设前期,诸如摄影服务这样的需求大概就有30大类。

  “冬奥会和夏奥会有很大的不同,冬奥会有一大部分场馆在户外,而且不能破坏自然地貌,因此每届冬奥会差异很大,场地差异也很大,所以我们要结合北京的情况提前谋划。大家都说我们办奥运会轻车熟路,是老司机,但车是新的、路也是新的,需要特别谨慎”,徐济成说。

  记者了解到,这场培训主要是针对场馆设计方和业主,首先让其了解奥运摄影为何重要,然后在场馆规划时将其考虑在内。

  彼得·查尔斯也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冬奥会的比赛受天气影响非常大,因此所有的规划都要考虑灵活性。组委会就是要为世界上最好的摄影记者提供最好的服务,保证他们拍出最好的奥运图片。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