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景观照明提升全面展开

搜狐     2017-07-28 14:51

 

  盛夏七月,中山路建筑景观照明提升工程本周全面展开。百余名建设者正挥汗如雨,争分夺秒,奋战在沿线180多个建设点。

  从中山路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获悉,这一景观照明提升工程西起机场快速干道,东至世纪大道,横跨海曙、鄞州两区,涉及中山路沿线两侧180余幢建筑。计划在2017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调试、亮灯。

  灯光夜景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文明发展的一大标志。而作为宁波的城市主轴线,中山路夜景更是展示宁波形象和体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内涵与个性的重要载体,对于更好地塑造宁波名城名都的城市形象,促进甬城商业和旅游业繁荣,优化人居环境,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影响。

  为全方位展现中山路“一轴五段四景”的绚丽夜色,中山路建筑景观灯光提升工程将结合沿线人文、地域、形貌,以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明暗相宜、动静融合的亮化格局,凝聚沿线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市井文化和建筑文化,凸现“夜宁波”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独特韵味。

  据介绍,整个提升工程将以中山路与三江六岸的交汇处为中心,向东西两边辐射延伸,并以机场路、望京路、解放路、江东北路、中兴路和世纪大道六大路口为界,分五段主题区域呈现不同亮化,重点突出天一广场、东门口等核心商业街区夜景灯光效果。

  品质在细节。为最大限度优化工程质量,工程沿线所有亮化点的照明设施全部采用高光效、低耗电的高品质LED灯具。其运行功率可灵活调节,实时运行功率为额定功率的30%-40%。相比中山路原有灯光设施,能耗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一。灯光系统控制将采用DMX512-A国际标准,同时实现信号实时监控和反馈,以确保全线所有灯具精确控制到点。

  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指挥部还组织编制了《中山路沿线建筑夜景灯光工程精细化施工手册》,对灯具的防护等级和光效性能,以及设施完好率、单体建筑亮灯率、灯具故障率等做出了细致规定,并引入第三方监管单位对所有灯具、主要原材料及现场安装质量进行抽样检测。

  为把施工对沿线居民、商户、行人的影响降到最低,指挥部近期组织力量,安排专人组织建设、设计、施工单位与中山路沿线建筑大楼业主进行了对接,倾听业主提出的各项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处理。同时,还充分做好施工前期技术准备,要求施工单位熟悉施工图纸,熟悉施工现场,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做好相应施工预案。

  据悉,每幢楼的亮化工期大致为10-25天。期间,所涉建筑基本不搭设外墙支架,而采用“吊篮”或“蜘蛛人”的安装方式。地面行人安全防护则采用隔离栏杆简易围挡和局部商业出入口搭设防护棚相结合的方式,配备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地面施工围挡逐段推进,做到“施工哪幢围挡哪幢,施工结束即刻拆除”。

  沿线施工还做出了三项严格规定,以确保夜景灯光提升工程的安全进行:

  一是对沿线所有灯具及安装固定件,采取防止脱落或倾倒的防护措施;

  二是沿线人员可触及的所有照明设备,表面温度控制在50℃以下;极少数部分表面温度高于70℃的,建立隔离式的保护设置;全线灯具采用直流24V以下电压供电,确保用电安全;

  三是根据灯具设备的电气绝缘等级,指挥部在施工、监理单位产品自检及第三方检测的基础上,将联合有关部门实施定期、不定期抽检。

  相关链接

  历经两年多的“砥砺”,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现已进入“破茧蝶变”的最后收官阶段——两翼景观提升。

  据介绍,除建筑景观照明工程外,中山路两翼后退空间改造、建筑立面更新已按计划完成。城市家具、节点公园建设以及城市公共艺术品安装等也在有序推进,并将于年底前全部收官。

  为有效提升中山路的城市道路品质,打造一条“让宁波人自豪,让外地人称赞”的“浙东第一街”,相关景观建设以高标杆为追求,以优品质为目标,以富特色为方向,并努力使文化元素与科技因子相映交融。

  ★ 后退空间改造

  中山路道路红线至沿线建筑间的后退空间改造,已基本完成了地面铺装、乔木种植等工作。休息座椅、景亭、服务亭、智慧城市设施等各类设施的制作安装也正在逐步推进。兼具市民逛街、休闲并承担城市动静交通接驳等功能的后退空间带已初见端倪。

  沿线28个轨道出入口,56个高低风井、5座冷却塔等轨道交通地面构筑物,也计划在2017年9月底前完成景观提升改造。

  ★ 节点公园建设

  中山路沿线四大“节点公园”——西塘河公园、环城西路公园、望京门遗址公园和樱花公园,与“后退空间”相映成趣。

  四大节点公园的最大建设亮点是公共空间的生态设计。目前,樱花公园已建成开放。环城西路公园、西塘河公园正加紧地下停车场结构施工,计划年内基本建成。望京门公园将结合文物保护方案加快建设方案的修改工作。

  ★ 公共艺术品陈列

  为充分展现宁波独特的“甬城之味”,2017年春节前,中山路综合整治指挥部向国内知名的公共艺术品设计团队广泛征集创意,设计了一批中山路“专用”城雕。

  据悉,这些城市雕塑将结合具体安置地段的历史、地理等特点,呈现各自特定的主题。其中,第一批城雕计划在10月左右“入驻”中山路的金光中心前广场、天一广场、竹福园前广场等点位。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路还结合轨道交通1号线,对慢性系统和公交接驳系统进行了重新整合设计,“轨道—公交—自行车—步行”系统将有机串联。

  截至目前,沿线18对公交站台和26处公共自行车网点基本建成,大部分已投入使用。此外,提供免费市话、天气信息、商业信息和公众信息等查询服务的“智慧云亭”,以及候车时可查阅当地公交以及城市地图信息的公交车站LED显示屏,也将在9月完工。

  破茧成蝶,尽展芳华。千年中山路再一次盛装绽放!

  这里的历史与文脉,这里的繁华与时尚,即将开启宁波城市的新颜值,并引领宁波人的生活潮流!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科商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科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科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共和工业路107号华丰互联网创意园A座336 邮编:518101
电话:0755-88849616(总机) 传真:0755-27838114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2005190号